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历史军事>落难情缘> 857章品《维摩诘经》(15)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57章品《维摩诘经》(15)(4 / 4)

杭州有位师父,他不修边幅,从不洗脸,有次要传法给我,他坐在床上脏兮兮的帐子里,叫我进去,我硬着头皮掀开帐子把头凑进去,哪晓得帐子里却是一股清香味,兰花都没这么香。这事说给你们年轻人听都不相信。我当年找师父,凡是大名鼎鼎的就不碰,专找一些苦行有道的师父。

回过头来讲本经,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和合而来的,肉啊、骨头、血液、神经等等凑合起来的。在没有成道之前,还是需要维持身体这个机器,因此要抟食,就是用手抓着吃。

修道有成的人不吃食物也不死,他靠识食,是精神的食粮;乃至有天食,就是有天人送食。我们庙里晚餐不是正餐,叫药石,就是把吃饭当作是用药,用来维持这个和合的肉身,所以不得不吃。

佛说我们有四种进食方式:段食,触食,思食,识食。这个吃饭的道理,我们留到本经后面,讲吃饭的那一段,再详细讨论。

至于什么是化缘的精神?或者说,什么是化缘的出发点呢?

学佛的人只有布施别人,不接受别人的布施,这是不受。但是即使比丘修到不用吃了,因为慈悲,还是出来化缘,是为众生种福田。

没有得道的人听了,可不要拿来做化缘的借口!有次一位比丘说,他本来不想化缘,为了给人一个布施的机会才来化缘。

我在旁边听到了,瞪了他一眼,本来还要送他一笔钱,也不送了。

因为他有傲慢心,还没有得道敢说这个话!过去许多高僧如虚云、太虚,守银钱戒,出家人不沾手银钱,怕起贪念,人家供养的钱送来,他看都不看,管帐的向他报告,香火钱收入有多少,他答都不答,这也是不受。这一段讲的就是出家人的戒行,化缘法门。

以空聚想入于聚落,所闻声与响等,所嗅香与风等,所食味不分别。聚落是古时的村庄,以空聚想,是说比丘进入村庄城市社会,心里仍然一切皆空,不受环境影响。

有人说都市脏乱嘈扰住不得,都市与山林有何分别?都是你自心在分别。不论在家或出家人,出入社会对所见、所听闻、所嗅、所吃的,都应该不起分别心。例如你是有道之士,见到万人向你膜拜,心里也不觉得如何。

化缘时闻到菜香,跟风一样没分别。布施来的食物,不觉得好吃或难吃,都一样。这些不是理论,是实际的功夫噢!你做得到就得道了。当年我在峨眉山闭关,期满下山入城,离城市还有三四里路,就闻到空中一股股人味,跟我一起下山的,有一位随从,就没有闻到,他不是不起分别,因为进了城,一家小吃店正在爆回锅肉,他就觉得香,嘴馋。你看,习气是多么难断。

受诸触如智证。这句话更难懂了。受,是感受。触,是接触,像是接过一碗饭,或是居士向比丘顶礼,头接触到比丘的脚。种种的接触都不会妨碍比丘内心清净,因为性空缘起,不起分别。

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则无灭。大迦叶以头陀著称,维摩居士就教训他,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头陀行,心真出家。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如是食者,非有烦恼,非离烦恼;非入定意,非起定意;能够有资格受供养的人,是没有烦恼的;却也不脱离烦恼,因为烦恼即菩提。真有个烦恼可离,就成了断见。托钵化缘的时候,没有离开定,但明明还在走路吃饭,所以是无定无不定,随时都在定中,是真正的大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