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历史军事>落难情缘> 857章品《维摩诘经》(15)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57章品《维摩诘经》(15)(3 / 4)

五阴十八界啊,都是多余的。

有这些佛学的理论东西存在,法执不脱,不能成佛。真正佛法是说不出来的,佛在《金刚经》里面就说,自己四十九年来没有法可说,真正的法身不是知觉观念可以体验表达的,所以说离觉离观。

法无形相,如虚空故。法无戏论,毕竟空故。真正佛法哪有形相?哪有境界?本来就虚空。一切讲空讲有的理论都是笑话。因为法毕竟是空的。

法无我所,离我所故。法无分别,离诸识故。佛法,也无所谓我所的建立。我们一切起心动念是唯识的作用,你能不起分别,才能转识成般若智慧。识,不智。

法无有别,无相待故。法不属因,不在缘故。法不是比量,不是相对的;法是现量,当下即是,是绝对的。一切佛法不离因果,不入因果,不在因上,离一切所缘。

法同法性,入诸法故。法随于如,无所随故。佛法在哪里?就在这里,一切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佛称如来,本来没有来,也没有去。

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真正佛法无所谓正法时代,像法时代,还是末法时代。它的真理是永恒不灭的,也是常住不动的。

佛法不在声香味触法六尘上,靠念佛找清净是依靠声尘,看到佛像庄严觉得清净是色尘。

法无去来,常不住故。法顺空,随无相,应无作。佛法不去不来,不生不灭,无所住而生其心。空、无相、无作是大乘的三解脱门,但只是方便法门,如果死抓住就错了。

法离好丑。法无增损。法无生灭。法无所归。佛法无美丑,不增不损,不生不灭,不能归纳说哪一种是佛法,哪一种不是佛法。

法过眼耳鼻舌身心。法无高下。法常住不动。法离一切观行。大家打坐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做功夫,统统是错的。

佛法是平等没有高下:是常住不动的。观想动念都不对,都是六根在动,同清净法身不相干。

唯!大目连!法相如是,岂可说乎?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喂!大目连!佛法的真相如此,你懂吗?还在这里说什么佛法!真正佛法是说不出来的,也无法表达。真正懂得听法的人,听了等于没听。嘿!跟很多同学们一样,听了就忘了,因为他们无闻无得。

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见是意而为说法。当了众生根有利钝,善于知见,无所罣碍。

说法像是放录音带一样,是空的。要有如此境界,然后才能随机说法。要能晓得听法的众生是利根,还是钝根,连他们前世的业报都要能知道。所以才晓得止观,净土,谁应该参禅。

以大悲心,赞于大乘,念报佛恩,不断三宝,然后说法。因此,弘扬佛法,要能以大慈大悲的心情,赞叹大乘的佛法,能报答佛恩,不断于三宝,然后才有资格说法。

维摩诘说是法时,八百居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无此辩,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维摩居士对大目犍连说这一番话时,当场有八百个居士悟道了,发了大乘菩提心。大目连自称辩才不够,不能代表佛去探病。

到这里已经有两个大弟子不行了。

在继续讲下去之前,我们要特别注意,《维摩诘经》讲的是形而上真如法界,也就是禅宗所标榜的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法门,是最上乘的佛法,所以和一般讲渐修的法门,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每一位被维摩居士申斥的佛弟子,他们在此地所代表的是小乘佛法、渐修法门、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的观点,与大乘佛法、顿悟法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观点是相对的。

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先把握住,否则来听《维摩诘经》不见得有好处,反而有坏处。什么坏处?会学成狂禅,口头禅,犯了谤佛的罪!佛告大迦叶:汝行诣维摩诘问疾。迦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大迦叶就是禅宗的初祖。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贫里而行乞。因为大迦叶有一次在贫民窟里化缘,佛十大弟子个个有不同的作风,说明了每一个人成道的境界,在道体上,虽然是一样的,但是做人做事起用的时候各有不同,因为这些大阿罗汉多生累积的习气不同。好像是同一个父母所生的子女,尽管遗传一样,但是子女的个性都不同。佛弟子中须菩提专门教化富人。大迦叶出身首富家庭,虽然成婚,但是和妻子一心向佛,二人谨守戒律;出家后将财产全部布施。穿粪扫衣,以修头陀行著称,喜欢与穷人结缘,与须菩提正好相反。所以佛有次呵斥他两人心不平等。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迦叶!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舍豪富,从贫乞。

维摩居士见到大迦叶在贫民窟化缘,就责备大迦叶只度贫苦的人,慈悲心应该是普遍的,不论富人还是穷人都要度。

迦叶!住平等法,应次行乞食。出家人不自己耕种煮饭,出来化缘应该心里行平等法,挨家挨户照次序乞食。

为不食故,应行乞食。为坏和合相故,应取抟食。为不受故,应受彼食。

不论人家布施什么都一样的吃,就算是布施的食物中有荤的,当初的戒律也不禁止。有本书叫做《金山活佛录》,写的是真人真事。当年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