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第一百零六章 陛下可走华容道,也可径下赤壁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六章 陛下可走华容道,也可径下赤壁(1 / 2)

十月底的时候,邵勋收到消息,陶侃组织大军,沿着沔水北上,声势浩荡,直扑襄阳。

这个时候,他正在阳乐氏老宅接见新降顺的前恒、李充。

两人一老、一中,都听到了这个消息。

“陛下似乎不急于攻城略地?”前恒察言观色,问道。

“存人失地,存地失人。这个道理,卿可懂?”邵勋笑问道。

“若能歼灭陶侃数万大军,则江北之地难保,陛下英明。”恒说道。

“野战破敌,向来是一劳永逸之策。”邵勋说道:““跋山涉水,一城一池争夺,要打到什么时候?”

说完,邵勋慢慢着步子,又道:“荆州诸郡,卿以为何处为要?”

“当首推江陵。”恒亦步亦趋,道:“前晋检户时,南郡一地占荆州十六郡户口四分之一,也就比荆北南阳五郡加起来略少。”

邵勋点了点头,他确实很想得到江陵。

如果说荆州军事上的重点是襄阳和夏口的话,那么经济中心就是江陵,

晋末以来,大体太平。

张昌、杜之乱平定后,基本处于和平发展状态,已经十多年了。

除本地户口外,还安置了大量巴蜀流民、雍秦流民,现在户口肯定不止五万五千,可能上八万了。

这还是明面上的户口,实际则不知。

如此多的人口,已经足以支撑江陵成为一个相对较大的城市了。

乡村人口不论,江陵城可能已经有五万以上的城市人口了,这在南方绝对算大城市。

与南郡相比,襄阳户口只得其一半,且经过多年拉锯之后,损失、迁徙了大量人口,已经衰败不堪了一一迁徙的人口,基本都去了武昌、江陵。

整个荆湘地区,人口并不是平均分布的,而是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

点状聚集,中间则是大片的人烟稀少或未开发地区。

简单来说,荆湘未分治前,整个荆州地区第一大城市是江陵,第二大城市是长沙,接下来则是宛城、安陆、零陵、武昌、襄阳等地。

邵勋想取江陵,再正常不过了。

“陛下若想取江陵,确实得歼灭陶侃大军。”前恒说道:“若做不到,

就只有一条路,自当阳南下,即当年刘备携民南撤之路。”

邵勋唔了一声,问道:“华容道呢?

1

恒听完,神色一变,急道:“陛下万不可走华容道,实在太过危险。

左近全是江河漫滩,若某年发洪水,还会被浸坏。一旦有变,缓急撤不出来,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邵勋听完,放弃了这个想法。

江汉这个地形,确实只有那么几条固定的路线。

他现在最现实的自标就是江陵。

这座城市还很富庶,人口众多,一旦夺取,陶侃真的就只有依托长江防守的份了。

至于襄阳,那是给有志于北伐的政权准备的。

如果不想北伐,只能偏安一隅,那么与江陵、夏口、武昌之间隔着洪泛区的襄阳就是孤悬于外的失血口。

“弘度,若自江夏南下,你可有方略?”邵勋看向李充,问道。

“陛下,只有顺沔水南下,途经竟陵西境,直下一一”李充说道。

“直下哪里?卿可直言,朕又不是什么心胸狭窄之人,但讲无妨。”邵勋鼓励道。

“直下乌林,遥望赤壁。”李充低头道。

邵勋嘴巴张了张,然后又闭上了。

赤壁之战老曹带了八九万人马,一战干没了一半,大部分是撤退途中损失的。

他好岁还有水军呢,自己有什么?

“那就取江陵。”邵勋打定了主意。

在这个地方,奇计无从施展。曹操当年也是分了一路兵马往江陵奔去,

邵勋现在也想这么搞,不是英雄所见略同,而是用兵路线真的就这么几条,

几乎都是明牌。

******

“放!”都县以南的沔水河面上,数十名精擅水的壮士听到口令之后,齐齐跃入水中,往岸边游去。

前方的晋军船头,射来了大蓬箭矢。

水壮士有的运气好,哆哆嗦嗦游回了岸边,有的就运气比较差了,再也没回来。

小船熊熊燃烧着,顺流而下,直扑敌军舰船。

晋军水师总体还算镇定,一阵喧哗之后,有人拿来叉子,死死顶住飘过来的火船,令其慢慢燃烧。

河面上时不时溅起大团水花。

那是岸上的霹雳车在往水中投掷石块,不过很可惜,射程太拉了,根本造不成什么威胁,于是很快就停止了。

黄彪站在都县城头,仔细看着来援的敌军。

看起来以水师为主,不过船上应该还有不少陆师,就是不知道人数几何了。

这一次敌人的规模比较大,且以那种可划桨的战舰为主。若不是这个季节多西北风,他们可能还会以帆为动力前进。

“白天不行,晚上再放一批。”黄彪看了一会后,找来负责此事之人,

说道:“后半夜再放。”

“遵命。”

黄彪挥了挥手,让人离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