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特性嘛,大致和柴油差不多,采用的是压燃式发动机驱动。
有了上述缺点,重油也不是全无优势,热值高,内燃机热效率高,省油以及维护方便,当然了,其最大的好处,就是特别便宜。
大部分时候,重油的价格还不到标准柴油的三分之一,如果算上设备、维护、寿命以及人力等,综合考量后,理想情况下,单位距离运输成本,可能只有柴油的五分之一。
对于水上运输船舶来说,选用重油的另一个不可忽视因素就是,考虑到重油在气缸内的充分燃烧,提升效率,降低排放,就得采用低速柴油机模式。
恰好,水下螺旋桨基本也是转得越慢,推进效率越高的类型,普通营运船舶中,使用高速机和空泡螺旋桨的极少。
民用车辆中,动不动就好几千转的汽油机,在船用主机上是绝对不可能的,超大型远洋货轮的主机,甚至能低到七十转,简直骇人听闻。
这样一看,简直就是瞌睡遇枕头,如果不考虑二氧化碳、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问题,重油对水上船舶来说,简直是理想的燃料油。
原则上,很多地方不让用重油的,只有满足某些条件,才能一定程度上使用。
只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完全不在一个维度的使用成本优势,使得重油加注站在各个港口遍地开花,即便有些关隘,进港或者驶入管制区就切换柴油,做个样子,离开港口监管或者进入公海,立刻重油烧得飞起。
这玩意,压根不可能完全禁止,就连常规动力航母,也有不少烧重油。
嘴上嚷嚷低碳环保就得了,私底下用,真香。
不仅是船舶运输领域,重卡货运,大型农机等,对加速性能要求不高,相反,动力强劲,性能稳定,易于维护,寿命比较长的柴油机,明显更加具有优势,至于烧不烧重油,看情况。
两人侃侃而谈,张云鹰差不多也明白了小表弟的想法。
“重油机,其实也挺麻烦的,不仅要加预热系统,材料和输油管路的要求也很高。对了,这个高压共轨……真的有那么厉害?”
“不一定,还有电控、直喷什么的,我也就知道个大概原理,具体如何运作,还是要看专业人士取舍,柴油私家汽车和商用车、工程用车的需求不一样。就连和柴油(重油)搭配使用的双燃料之一,是用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还是甲醇,都要看需求。反正都试试,技术慢慢迭代,生产嘛,找代工厂小批量造一批,边用边改。”
“那为什么农机使用重油甲醇,我试过柴油加压缩天然气轻混货箱车,体验还可以啊,有了轻混系统,启动和加油门很平顺,没有大量冒黑烟的情况。”
“哪有那么简单啊!目前工程用车,都需要电加热或者先用少量柴油启动,再切换燃料系统。”
商用或者工程用已经算可以的了,有专门的技术团队批量维护,真要是发售市面上的柴油轿车,北方的冬天动不动就零下一二十度,难不成每天早上用车的时候,还要在油箱下面加一把柴烤火预热?
船用主机视具体情况,启动之前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备车,陆地上用车,可没有那么多时间等你预热,不管是辅助、预热、启动还是维护,都需要考虑清楚,实际用车环境多种多样,真要是出了问题,那就麻烦了。
好在北船机电有较为扎实的船用重型机械生产实力,几层楼高的超级发动机造不了,一般的还是没问题的,再加上和熊猫汽车合作的双燃料车载发动机,弹性燃料发动机等成熟的经验,设计出几款试验性质的原型车不成问题。
就是成本忒高了,不远处那一台四五个人“伺候”的联合收割机,制造成本就是四百多万,比绝大部分豪华跑车还要昂贵,真不是一般厂家玩得起的。
尤其是为了测试新技术,完善预研的车机系统,大量高精度传感器和车载芯片,进一步推高了造价。
“你接手的那个公司,还真不错,技术能力挺强,虽然在高精尖领域积累不够,但涉及面广,几乎什么都会一点,且上得了台面。”
“驳杂不纯,专而不精,和以前北船机电,现在的北海船务的定位是匹配的。”
终端产品造好就行了,核心零部件也要懂,可以不擅长,不地道,不扎实,但绝对不能不会。
哪怕是手搓,也得弄出个像模像样的来。
“对了……”
似乎想起了什么,张云鹰好奇地问道,
“我看那台机器工作的时候,并没有冒出大量浓密的黑烟,烧重油为什么比普通柴油机看着排放更低?”
“甲醇含氧量高,气缸内混合气更多,燃料油悬浮颗粒和雾气比较少,再加上低转速,燃烧更加充分,经过尾气排放系统净化,黑烟自然就少很多。要不然的话,你觉得这玩意能够通过检测?”
金尚可是要正儿八经做大事的,而不是为了出于兴趣当个改装发烧友玩咖,既然要面向市场,自然要走正路,上了称,再小的问题也重逾千斤。
不通过正规渠道,拿到合格证书,就是个大玩具而已,那不是金尚想要的。
“重油和甲醇掺烧比例是多少?”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