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轨道,如今俨然成了一个看不见的战场。 新大西洋联盟,在全球舆论中被吹捧为“太空探索的先锋”,然而背后却是一片狼藉。 他们的策略很简单——以量取胜,快速占领太空资源。 他们发射了一批又一批廉价卫星,像是漫天撒豆子一样,疯狂抢占轨道资源。 可惜,这些“豆子”寿命短、质量差。一旦报废,便成了失控的太空垃圾。 而这,还只是问题的开始。 三个月前,一颗报废的卫星,在轨道上与另一颗新发射的商业卫星相撞。 碰撞引发的碎片,如同一场太空流星雨,短短几小时内击毁了两颗科研卫星,甚至威胁到国际空间站的安全。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星联的太空基地也有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本身的强大防护作用影响下,只是微乎其微了。 nasa和欧洲航天局紧急启动规避程序,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新闻报道铺天盖地:“太空垃圾失控!地球轨道成危机温床!” 但新大西洋联盟的官方声明,却轻描淡写:“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技术事故,任何发展中的航天事业都可能经历类似问题。” 一句“不可避免”,让所有问题被一笔带过。舆论的炮火一时间无处可去。 “不可避免?这群人的脸皮,比卫星外壳还厚。”李凡站在星联控制中心的全息屏幕前,语气中满是嘲讽。 屏幕上显示着一份长达十页的报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记录了过去一年内新大西洋联盟卫星的轨道运行状况。 红色标注的轨道垃圾数量,触目惊心。 “这些数据都属实?”李凡看向方东河。 “没错,我们的监测系统全天候运行。”方东河点头,“这些轨道垃圾的分布、来源,甚至碰撞风险,我们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李凡点燃一支烟,深吸一口后缓缓吐出:“他们想装聋作哑,那我们就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 当天晚上,星联悄悄发布了一段视频,标题为《隐藏在轨道上的隐患》。 视频画面里展示了地球轨道上,实时运行的卫星和垃圾碎片,一颗颗红色标记点,像是一张密密麻麻的“太空蜘蛛网”。 配音简短而有力:“每一颗红点,都是一枚潜在的太空炸弹。而这些炸弹的制造者,是谁?” 视频瞬间引爆舆论。 全球各大媒体纷纷转发,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这才是真正的太空危机!” “新大西洋联盟这是在拿地球轨道开玩笑!” “要不把这些垃圾丢到他们头上试试?” 舆论的导火索已经点燃,但新大西洋联盟却依然保持沉默。他们希望通过冷处理的方式熄灭这场风波。 毕竟,太空垃圾并不是能一朝一夕解决的问题。 三天后,新大西洋联盟的计划再次受阻。 一颗即将发射的商用卫星,因为轨道垃圾风险太高而被迫推迟发射。这让联盟内部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与此同时,星联内部也忙得如同战场。 李凡坐在会议室中央,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一位与会者:“舆论已经发酵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谁才是真正负责的人。” 方东河抛出一份文件,里面是即将公布的“极光计划”第一阶段成果——多功能轨道清理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将成为我们破局的利器。”方东河的语气中透着一丝兴奋。 “它们不仅能清理垃圾,还能将废弃材料直接转化为有用资源,甚至用于在轨道上建造新的设备。” 李凡点点头,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现在,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 不久后,一场针对轨道垃圾的国际会议在欧洲召开。 各国代表纷纷对轨道垃圾问题表达担忧,却没有人直接点名批评新大西洋联盟。 会议结束后,新大西洋联盟的代表,在媒体面前再次强调:“太空开发是全人类的事业,我们正在积极研究解决方案。” 然而,就在这位代表的发言直播结束后,星联官方账号发出了一条动态——一颗新大西洋联盟废弃卫星的轨道图,和清晰的碰撞模拟动画。 配文只有一句话:“积极研究方案?那你们的手伸得也太慢了。” 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 “哈哈哈哈,这个打脸速度一流!” “星联这是掌握实锤了吧!” “垃圾制造者,请停止内卷。” 舆论的风暴席卷全球,新大西洋联盟不得不召集紧急会议,试图挽回局面
。 然而,此时的李凡已经不再等待。 他明白,自己的主动权已经握在手中,而对手的每一次反击,都会让局面更加混乱。 “清理垃圾,制定规则。”李凡的目光深邃如夜,“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次日,会议室内灯光明亮,全息投影屏幕中央,一台精致的多功能轨道清理机器人,正在缓缓旋转,展示它的每一个细节。 它的外形像一只巨大的机械蜘蛛,八条可伸缩机械臂灵活自如,每一个关节处都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李凡站在屏幕旁,神态自若,手里握着一支激光笔,指向机器人头部: “各位,允许我向大家介绍这款,来自星联的清理大师——代号‘星轨护卫-1’,它是我们‘极光计划’的第一步成果。” 全场屏息,所有目光集中在那台机器人上。 “‘星轨护卫-1’的功能非常简单,但效果足够惊艳。”李凡轻敲激光笔,一段动态演示视频随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