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卖油货郎出摊的时辰,房锦儿决定先去附近的学馆书院寻一寻。
找了个面善的书生小郎君打听了一下,得知大安坊近处的学馆共有五家。两家在城内,三家在城郊,安化门外。
“那这五家学馆当中,有否哪家是专收贫寒子弟的?”
房锦儿想起那绿衣书生衣服洗得发白,鞋上又打着补丁,猜想他定不是出自富贵人家。
小郎君笑道:“娘子应当问,如今哪家书馆招收的不是贫寒子弟?”
原是自打科举盛行,学馆书院纷纷扩招,读书入仕便早已不再为权贵所把持,选士不论家世,只要品行端正,一律可以考试入学,成为生徒。
而各学馆内,也不以出身论品学,而是施行四舍制,以考选将学生分作四等,行选察升补之法,旨在让更多有志之士得到取中的机会。
可这样一来,房锦儿想寻人就难了。
她打算先从城里的两家书馆找起。
第一家唤作明经书馆,开在西二大街,大安坊与明昌坊的交界处,是家声名在外的老牌书院,占地颇大。里头祠堂书楼,花园假山,白墙黑瓦,据说住在学馆的内舍生便有近二百,走读的外舍生更是四五百人不止。
房锦儿沿着校外的廊檐转了几圈,想进去,被值守的门子拦住,只得在外头守株待兔似地等了一阵,却不见几人出来,一问,才知马上要到月考。
这月考关系到四舍升补,成绩好的外舍生或可得到免费住校资格,成绩不好的内舍生亦可降为走读,即便是内外舍生中,也有上、中之分,其间师资好坏不一。
总之不仅影响到未来科举,也牵扯到读书的花费,故而学子们人人重视,每逢月考期间,大都埋头复习,不到万不得已不出门。
明经书馆没蹲到,房锦儿转头又去了另一家石泉书院。
去的路上便料想闲人不多,去到之后,果然如此。且这家书院规模不及明经书馆的五分之一,人便显得更发少了。
房锦儿逮住寥寥几个出来的书生,描绘着那人的面貌问了问,皆说不知。
房锦儿心中惋惜,心说早知道昨天便管它三七二十一,先把这笔冤枉钱赚到手。
现在上哪再找个迷信的冤大头?
摸完两家书馆,已是未中,房锦儿走了大半天的路,脚底就没停过,此时也累得不行了,腹中咕咕作响。
她想了想,再出一次城恐怕是不行了,干脆提脚走到那卖油货郎的小摊儿去。
货郎已经背来了油。
房锦儿在他对过寻了个的铺门,往人家门槛边儿上一坐,掏出坏里的剩胡饼啃起来。一边啃,一边看那油郎做生意,顺便守株待兔找那绿衣郎君。
今个书生们忙着温习,生意比昨日差了不少,但也足够好了。
房锦儿拿眼睛数着,在心里默默算他卖出去的量——一铜角是一合,十角便是一升,买一升多送一丁点儿。
而书生们拎来打油的大多是陶瓶,一瓶能装一升,也有瓶小的,装半升。
六成书生按升买,三成书生只买半升,还有剩下一成,是只买够一、二天的用量。
房锦儿这头看得入迷,对面的油郎透过人群也注意到了她。
起初只是奇怪,为何那小女娘一个劲盯着他看,后来越看越觉眼熟,一想,这不就是昨日问他路引的那个小叫花子么!
油郎皱了皱眉头,冲房锦儿做了个口型:“看甚么看!”
无奈房锦儿心思都放在打油的顾客身上,丝毫没看见他这番举动。油郎愈发不悦,偏身挡了挡怀中的钱袋子,打算等卖完油再去质问。
然等他卖完,房锦儿已经拍拍屁股走了,回家的路上把剩下的十文赏钱买了两升黍米,拿给进逸和锦云做米粥。
-
第二日一早,房锦儿又出了门,不过不是独自一人,而是带上了进逸和锦云。
两小只昨日没能跟阿姐出去,遗憾得很,今个能跟出门了,模样很是兴奋。
锦云想的是赚了钱能买什么吃食,逸哥儿则更关心房锦儿所说的桐油利润,一路上念念叨叨地掰着指头算:“一斤油,三十文,两斤油,六十文,三斤油,三斤油……”
“三斤油乘三。”房锦儿忍不住提示。
“什么叫乘三?”逸哥儿不懂,拧着眉问她,他之前只学过增合相减。
房锦儿试着解释:“唔……乘么,就是积,倍。譬如以二乘三得六,便是三的二倍,两个三相合。以此类推,三乘三得九,三乘四得十二……”
“哦……”逸哥儿忙不迭跟着算。
房锦儿这次是准备去城外的三家书馆找一找,碰碰运气。
找得到那绿衣书生,她便大张旗鼓地给他算上一卦,顺便吸引吸引旁人,赚几个本钱。
若是今日再找不到,那她也打算好了。
便从五家书馆当中挑一家生徒最多的,当门一坐,打个“龙门点将,知命达官,仕途定数,仕运何方”的招牌,就地卜卦。
人少那便免费卜,待到人多了便收钱卜,大不了赚够了就跑,反正谁也记不住她。
为此,她还专门洗净了家中那块原本包胡饼的包袱蓝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