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夜。
这里不是扬州,甚至从来苦冷。但没来由的,林言忽然想起这一句。
战事的疮疤仍留在北阆的城墙,此处边地的部族擅刀,更擅长雪夜疾行、速攻。
方将军很骄傲地与一众儿郎展示几乎将他的脖颈截断的一道伤口——那伤口狰狞到让他仍然活着这件事变得少了庆幸,反而有几分恐怖。
林言听到有谁龇着牙齿抽气,但方将军好像完全不在意自己引起的惊叹。
大抵在他看来,这样的伤口既不代表战火纷飞的过去,也不代表报答君恩的荣光。
这只是一道伤口,一道任何一个将军都可能存在的伤口。
秦向涛向来崇拜这样的豪侠勇士,他的眼睛追着方将军,却也在不经意间朝自己的父亲那边扫过去,只是几乎没有落到实处就弹开眼睛。林言就站在他不远处,自然看出来他这份不自然。于是理所当然的,他立刻联想到那纸上的内容。
秦将军依旧是如山般肃穆,但是在这凄寒的地界,白雪衬得黑土更冷。他那一身玄铁甲在雪光里显得凛冽刺目,眼睛被沉甸甸压在粗黑的眉毛下面,觉察到林言的一点注视,微微侧过眼珠。
林言却好像和从前一样,是长辈面前乖巧的子侄——弯起眼睛微微摇头,好像在说这里果然还是太冷。
秦将军怔一怔,但还是僵硬着脸,回给林言一个笑容。
北阆家家户户都立着太上皇的长生牌位,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正是当年阵亡将士的祭祠。方将军很虔诚地敬香礼拜,秦将军同为武将,这时看去也有动容。
林言如今却也得一个宗亲的位置,在这一场祭礼中位置靠前。此地堂上没有神明,没有佛主,正堂之后是处决战俘的刑场,那里的雪存不住,露出的土带着红。
他看着香烟在空中升腾,灰白缭绕,像是一只囚鸟的雏形。
这是否是不吉祥的寓意?
林言半垂眼睑,悄悄去观望诸人神情,可那香灰刁滑,独独只烧他一人。
就好像是那封信,信誓旦旦的,没有凭证还叫他在意。
信上写着,叫他不必急着知会秦将军此地缺粮的事,说秦将军早就知晓此事,也知道罪魁祸首是谁——这反而是其中最不重要的事。
自会有人来担这干系,但此人只是沦落的政敌。
林言只需要看着,看事态的发展究竟是不是这样一回事。
林言只需要看着,看最后究竟是谁人得利。
那戏谑的口吻却不知是否有恶意,随着纸页烧灼,现在想来也只是茫然地叹息。
林言等待着,观望着,有些时刻,他几乎希望秦将军能如话本里一般‘先斩后奏’。
雪一直在下,但回京城的路途只有薄薄的雪层,夹杂在土粒之间。
秦将军应当写好了密报,而林言的这一经历确实只是为增长资历,为将来升官调职背书。林言期望秦向涛能说点什么,以他的性情,在这时应该说一句‘白来一趟’或‘我还指望能多见见北地的精兵良将’。
但他什么都没有说,目不斜视地坠在父亲身后,连座下马匹的扬蹄都渐渐统一。
临行的时候,林言终究没有忍住,在无人时请方将军留步。
信上的内容并不隐晦,叫人一眼就能看出那‘政敌’说的是谁。
但林言不愿相信之后的发展会如同那墨字般——
“将军,北地天寒,您多加小心。”
方将军却并不意外林言与他搭话,目光炯炯,苍老的面容告诉林言他真的在北阆驻守许多年。
“本将无愧于心。”
回到京城,行功论赏,林言自觉没做过什么,多少有些受之有愧。
但这一点隐秘的心思没能叫他细思,更忙乱的,关于淮安王世子的事一股脑地砸在他这里。
——荒唐糊涂的世子,罚了。
——半路归家的公子,赏了。
人人心里揣测说:眼见又要是年节,淮安王府这阴差阳错的二位公子,会不会就要各归其位?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世子是一定保不住自己的位置,但新的世子也不会是林言。
淮安王妃这儿的茶有些熟悉,林言多喝几口,立刻就觉到来历。抬眼对上王妃满含期待的眼睛,林言沉吟片刻,笑道:“劳王妃挂心。”
“不过是叫你们小辈增长见识去的,这一趟却叫你去这样远。”王妃说来却有几分埋怨,见林言喝了茶,又庆幸自己先前在林姑娘那里讨了茶方子。
“回来的时候下了雪,可不容易。”
“说来还好,自有人打马在前,路上不算难走。”
“那也远呢。”
鹦鹉哑着嗓子叫着诗,‘游子行路苦’地反复唠叨个不休。王妃怔愣着笑一下,有几分恍惚似的。
“您不舒服么?”
她这样的神情落在林言眼中,少不得要关切几句。可王妃却并不给林言这个机会,一迭声的,跟他讲述这段时日的筹谋。
“总要将他拘在京城。”王妃触一下鬓角的绒花,唇上勾出甜蜜的笑意:“你父王还念着父子情,不好真叫他被关进去。只是他还怀着不安分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