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流动数量增加,移民热潮也在逐步兴起。
兰顿随着民主党的上台,移民政策的开放,也成为近期大热移民候选地之一。大批投资资金和新兴产业涌入的同时,偷渡客和难民也成批而至。
资金大量流向教育和科技行业,留学生数量增加,季殊系里的同学也有不少兰顿国人。
因为兰顿语和罗莱拉语属于同语系,所以留学生和本国人交流起来没多大障碍。而她们都对季殊尤其感兴趣。
名叫路源清的女孩翻出维基百科上季殊的词条,展示给她看:“这可是当年弗兰德学院的荣誉校友呢!你跟她名字居然相同——你知道反霸凌组织和青少年身心健康保护法案吗?当初就是她先在校内提出,然后被学生组织领袖提到议会通过的!”
她满眼崇拜,眼睛闪闪发亮:“我也是弗兰德的学生,可惜晚了届,没见到这位首席学姐的风姿……”
季殊顿了顿,问她:“她后来呢?”
“去年兰顿国内因为党争和民众游行混乱异常,学姐不幸卷入一场火灾事故,预警了其他民众,但自己在地下一层却没来得及逃跑,遇难了,”那女孩垂泪道,“火势本来不算大,但地下一层烟雾难以散去,听说学姐窒息而死了……她那时该多痛苦啊。”
季殊默了默。她拍拍路源清的肩膀,安慰她道:“大概、或许她先一步失去意识了,没那么痛苦呢?节哀。”
路源清又想起那时候的伤心事,趴在她肩膀上哭,哭着哭着就疑惑道:“对了,季殊,你兰顿语说得真好。你去过兰顿吗?你今天在课上做pre说话的语气也跟学姐好像啊。我可以把你当学姐代餐吗?”
季殊知道她在开玩笑。她有点哭笑不得,拍拍她的头:“好吧,我同意了。你先别哭了,再不去食堂等会没饭了。”
两个人在食堂打了饭,季殊问路源清:“你交换留学结束后回国吗?还是留在都柏林?”
路源清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应该是回国吧。我爸妈都在兰顿,他们也只是想放我出来历练一下,回国之后我大概会去我妈的律所里实习。你呢? ”
季殊说:“我想接着读书。”她说着,垂眸挑着盘子里的面条,声音低下去,“……我想申请塞弗林的硕士项目。”
“——塞弗林理工!!”路源清瞪大了眼睛,差点喷饭,“怪不得你才一年级就天天忙得飞起,又是卷绩点又是打比赛的……”
上辈子季殊好不容易申上了塞弗林理工,却没能去成,这成了她心底最大的遗憾之一。塞弗林的硕士项目比本科项目更炙手可热,她又不像上辈子那样能找前首相拿推荐信,不从一年级开始努力的话,她拿到全奖的希望太渺茫了。
路源清用膜拜的眼神看着她,又想起了什么似的,蹭到她身边:“你知道吗,学姐曾经也申上了塞弗林呢。你跟她一个名字,借点光,说不定她会降下学习之神保佑你。到时候等你申上塞弗林了,我也跟你去莱伊斯玩一趟。”
季殊哭笑不得地答应了她:“好。”
她回寝室后,用自己从前的学号登上论坛,看见了首页的帖子。顶贴数最多的一条精华帖是她的悼念帖子。
从她离世的消息被公布那天开始,一直有人来悼念她。有人坚持每天打卡纪念,有人甚至把这条帖子当作分享日常、倾诉心声的地方,配上图片,at她早已不再使用的论坛账号。
陆陆续续,帖子被顶了九千多楼。
季殊的line关注数也涨到了几十万,主页留言板功能收到了无数悼念和表白,好像等她死了,那些心里话才终于有地方说了似的。但她的好友动态里永远只有弗兰德入学时的那一条,此后再也没有更新过。
她永远不会再出现。所有从前关于那个季殊的一切都变成了密封在罐子里的东西,沉下深海,此后再也不会被打开。
不知不觉到了大三。
兰顿冬奥会在即,季殊的硕士申请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
路源清的交换留学结束,正好要回兰顿准备毕业论文。
恰好季殊准备去看冬奥会,她为这次冬奥会攒了很久的钱。路源清便很热情地邀请她借住她家,说是给她节省塞弗林的学费,坚决不给黑心的爱彼迎商家多赚一分钱。
临走之前,靳铭泽来见了一趟她。
两人这几年之间没见过多少次,每次都是假期临近开学他来给季殊送行李。
他依旧留着寸头,穿着背心和夹克,肌肉比橄榄球队的QB还鲜明,身材高大,面上表情很凶悍痞气,但在车边站一会抽烟的功夫就有好些女生主动来加他的联系方式,都被他不耐烦地无视。
他给季殊递了张银行卡。
季殊问:“这是什么?”
“工资卡。”他把烟头摁灭,“这几年攒的钱都在这里,公司里每个月的工资也会打过去,你去了兰顿先用着这张卡。不够到时候再说。”
季殊说:“我就去看半个月冬奥会,又不是去上学。”
“让你拿着就拿着,废话那么多。”靳铭泽这几年耐心没好多少,跟她讲两句话就忍不住暴躁,仿佛很厌烦她似的,“那狗地方物价高得要命,难民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