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历史军事>落难情缘> 859章品《维摩诘经》(17)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59章品《维摩诘经》(17)(2 / 5)

,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曾对比丘说,你的生、老、灭都在这一念、这一刹那,没有过去、现在、未来。

假如懂得这个,悟了这个就叫悟道。

所以禅宗不是道理懂了,是要证到那个境界,得无生法忍,当下生而不生,灭而不灭,现在就是,哪里去找得到?现在是什么?现在是一念转空,不要你去空它的,你造出来一个空,是第六意识境界。

是它来空你的,你想停留也停留不住,过去不可留,未来还没来,一来变现在,现在也不可留。

所以本空,不要你去空它,本来空你的。

懂了这个,可以得无生法,懂了无生法,才真可以得到佛菩萨的授记。

无生法是真正学佛的正位,不得无生法,你一切的修持都没有入正位。

所以菩萨在正位中,也无所谓受记,也无所谓得到了什么大彻大悟。

我上午讲藏密的方法,把佛像都压在

是表法,破了人的法执,不但无我执,也没有法执;有一个佛,有一个法在,你还没有真解脱。

真正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了大彻大悟无上正等正觉,是没有觉得自己是悟了的。

觉得自己已经大彻大悟了,他就已经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为无我相也就无所得。

维摩居士讲了这个道理,然后问弥勒菩萨:你,据说是得了释迦牟尼佛的授记,你拿什么来受记的啊?

这个问题真是鸡蛋里挑骨头!真是莫名其妙,很简单嘛!佛明明告诉他是下一生,却偏要问受一生计乎?大家看文字好像很容易,你想想看容易懂吗?不容易!我们不要说前生后世的事情,太麻烦。在座各位现在在听经,你知道自己现在听经的这个心,是昨天的,明天的,还是现在的?还是过去的,是将来的?想想看。

在座的各位都有相当的阅历,你这些阅历,是当初妈妈生你下来所带的那一点呢?还是后来加上许多?从你有记忆到现在这么多的学问,又懂了吃素、拜佛、念咒子、结手印,现在有了这些本事的心灵,和你刚懂事时的心灵,是一个还是两个?说说看。

佛在楞严经上为波斯匿王讲八还辨见,佛问波斯匿王几岁了。

王说:“六十二了。”

佛问:!你是几岁才看到恒河的水?“

王说:“记得是二岁时,母亲带我去拜祭时看到的。”

佛说:“你现在六十二岁,由小孩变成壮年,又变成老年,虽然你的外形转变那么大,且不管眼睛老花,但你看恒河的水,那个能看的,同二岁时能看的是不是一个?”

王说:“当然是一个。”

佛说:“能见之性没有因年龄而有差别,见性是常在的。”

所以,你现在能思想能记忆的心,这一念,它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啊!要把握这个道理。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说法,维摩居士问弥勒菩萨,你是一生受记吗?换句话说,你受记是下一生吗?

真的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吗?

过去现在未来,昨天今天明天,是人因为物理世界昼夜的不同,自己划分出来的。

你昨天知道肚子饿了吃饭,今天也知道,明天也知道,这个能知没有时间,没有前生后世,缘起缘空也。

大家现在活着觉得自己是生,实际上是假的,假有之生!

世间有偶然暂时的存在,纵然活到一百岁,这一百年从宇宙的观点来看,一弹指就过去了。

我们活了几十岁的人,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好像就是昨天一样。

我们走路去某个远方,向前看觉得还有很远,等走过去了,再回头看,非常短,对不对?

人生就是这个道理,走过了几十年,回头一看,非常快,所以年轻人看前面,觉得前途茫茫,而老年人回头看却觉得很短嘛!

所以我们活着,不管是前看后看,一切皆空,都是偶然暂时的存在。

维摩居士这里讲“如生”、“如灭”,要特别注意,我们活着是好像活着,那个真我在哪里?你始终没有把握到,那么这一生就都是假的,不是你的。

那么死了是真死了吗?也不是的,因为如此。如生也如灭,如去也如来,所以叫如来,也就是自性。

如来这个翻译很妙,也可以说来如,好像来了,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

释迦牟尼佛好像现在不在这个世界上,走了吗?没有,无所去,无所不在叫如来。

另外一个高明的翻译是真如,真如并不是有个真,好像真的,也没有假的。

再说张柬之坐在禅堂一角,一副闭目养神状,静心听着这个外来和尚释如,滔滔不绝说了大半天维摩诘经,禁不住嘴角向上微微翘动了一下,心里话:“真个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

张柬之这一细微动作,恰好被一定看到了。只见一定禅师如炬的目光向张柬之巡梭了一下,把声音压到最低,悄悄地问“施主刚才在?”

张柬之微睁双目,向着释如,“我是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张柬之的话里蕴藏着的凛冽禅机,一定分明感受到了眼前的这位施主,学识、阅历等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