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顶不住这样的细节攻势。
亲眼见到陶氏的走心安排后,众人更是瞬间就把薛定恶打人的坏印象抛到了九霄云外。
好感噌噌往上涨。
饶是同样身为当家主母的霍夫人,都被陶氏这强大的操持能力所折服。
由此可见,像薛定恶和玉姑姑那样空口白话虚头巴脑的说再多都无用。
真诚才是必杀技。
乔九缨就被陶氏的细节杀到了。
她既没有和尚念经似的烦着陶氏,也没像怼玉姑姑那样张嘴就攻击性拉满。
只是客气地打了声招呼,然后乖乖坐下往嘴里塞零食。
霍夫人观察到了乔九缨与先前大门外截然不同的反应,挑了挑眉。
看来乔九缨是被薛家派出来的杀手锏给拿捏住了。
那头霍夫人喝着蜂蜜水在暗自揣摩乔九缨的心思。
殊不知乔九缨根本没想那么多。
她只是一边嚼嚼嚼,一边琢磨怎么把薛家的零食打包带走。
实在是太好吃了,有人懂的感觉谁懂啊?
……
乔九缨一行人所在的茶亭在薛府后园。
旁边不远处布置过的场地就是待会儿薛萤行及笄礼的地方。
因着陶氏的细心周到,前来观礼的世家夫人们没再讨论薛定恶打人的事,早已经把话题转到了六小姐薛萤身上。
薛萤此人,年幼时就在圈子里打出了好口碑。
她的容貌没有乔嘉月那么出尘绝俗,反而更偏清纯。
因此比起乔嘉月身上微微的清冷感,薛萤更显得平易近人。
当年乔家风头正盛时,扶了霍正廷一把。
薛家得知后,削尖了脑袋也想往上靠。
可惜乔老夫人与薛老夫人尚在闺阁时就不对付,互相看不顺眼。
以至于等到薛家有求于人,薛老夫人低三下四腆着大脸上门的时候,性子直率的乔老夫人鸟都没鸟,一顿茶就把人给打发了。
此事让薛家怀恨在心。
后来建昭帝登基,朝堂大换血,又恰逢老荣安伯亡故。
薛家为了把乔家踩下去,可谓是使尽了浑身解数。
最终的结果,乔家的确如薛家所愿,开始家道中落。
乔老夫人虽然猜到此事与薛家脱不了干系,但并未深究。
一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
二来,乔家衰败是大势所趋,新帝本就对先帝不满,他又怎可能继续沿用先帝的人。
乔家注定是要被新帝弃用的。
薛家无非是拿捏准了新帝的心思,并借此大做文章加速乔家衰败的速度罢了。
不过这些事,都属于上一辈的恩怨。
乔老夫人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她一向针对的只有薛老夫人,并不会恨屋及乌,把她和薛老夫人之间的过节迁怒到小辈身上。
所以后来薛萤和乔嘉月成了手帕交,乔老夫人也没有加以阻止。
她反而爱屋及乌,把对陶氏的喜爱转嫁到了薛萤身上。
因为陶氏当年,险些成了她的大儿媳。
这份求而不得,抓得乔老夫人心痒痒,以至于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乔老夫人都难以释怀。
只不过这些,乔老夫人从来不会开口提及。
毕竟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大儿媳,再把陈年旧事拿出来说,多少有些显得脑子不好使了。
在原主的记忆中,薛萤还小的时候就三天两头往乔家跑,和乔嘉月的关系好得令人艳羡。
原主十分不喜欢薛萤。
每次看到最疼爱自己的祖母对一个外人好,原主就心生怨恨,嫉妒得发狂。
落水前的原主,的确是个被宠坏了的千金小姐,刁蛮嚣张跋扈无礼,她的心思根本藏不住。
每次一嫉妒,她就故意去针对薛萤。
但也仅限于故意撞一下薛萤的肩,踩一下她的新鞋而已。
然而偏偏,每次都会被“碰巧”撞见,更巧的是,薛萤总能在被撞见的瞬间站不稳。
不是磕到脑袋就是擦破了皮。
次数多了,疼原主宠原主的老夫人也忍不住会说她两句。
每当这种时候,薛萤总会红着眼眶站出来为原主求情,让老夫人不要怪原主,说自己没事的。
这让原主心中本就已经点燃的妒火烧得更旺。
可她针对薛萤是事实,狡辩也无用。
薛萤去乔家的次数减少,是在乔惜云死后。
这中间有一段记忆,乔九缨总是想不起来。
尤其是乔惜云落水死亡的过程,更是模糊得一点碎片都抓不住。
不像是失忆,倒像是被原主刻意给忘了。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乔九缨和原主一样,一看到薛萤就不喜。
只是原主无脑,心里藏不住事,还容易被激怒,不分场合就能对着人贴脸开大,往往到最后被利用了也只能无能狂怒。
乔九缨就不一样了。
单论脑子这一块,她敢说整个京都城,甚至是整个大晋王朝,她啥也不是。
但除此之外,她的优点还是很大的,心大。
一个人不喜欢她,这个人有问题。
一群人不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