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历史军事>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第4章 殿试魁甲,竟然心向湘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殿试魁甲,竟然心向湘王!?(1 / 2)

退朝后。

朱元璋换去了朝服,信步走向了御书房。

此时,太子朱标正在御书房内温书,见朱元璋走来,立即放下书册、毛笔,起身恭敬行礼。

“儿臣见过父皇!”

朱元璋随和地挥了挥手:“读书呢?”

“回禀父皇,儿臣正在重温《尚书·商书》,忽觉心中有些感应,遂打算提笔做下注疏。”

“唔。”朱元璋微微颔首,坐到了椅子上,与太子朱标闲话了几句。

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向了十二皇子朱柏。

“说起来,你十二弟最近在大本堂表现怎么样?咱听宋濂说,老十二最近好像缺席了不少课啊。”

“父皇,十二弟虽然念书并不积极响应,即便听课也总是神游物外,颇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嫌。”

太子朱标继续说道。

“但每次考试,十二弟却总是能勇夺天字甲等,位列前茅,成绩斐然啊!”

朱元璋哦了一声:“这么说来,老十二肚子里还是有点墨水的嘛。”

“不过考试成绩的优劣,只能评判学习能力高低而已,可以当做参考,全信考试就要不得了。”

“父皇说得是。”

太子朱标心知父皇既然提起了十二弟,那他想问的肯定不单是大本堂的学业这么简单。

“不过父皇,其实以十二弟的才华,不单单只是考试得分足够亮眼那么简单。”

闻言,朱元璋来了兴致:“说说看呢?”

“不光是做学问,十二弟在时政、策论等方面,也是个中好手,见解很是独到。”

“即便是刘御史这般心高气傲之人,也不免时常登门造访,去找十二弟探讨一些问题。”

“那老十二他答得上来?”

“十二弟不但对答如流,而且发言还总能发人深省,时常有意外收获。”

太子朱标继续说道。

“当然了,除开刘御史以外,杨参政也经常同十二弟家里走动。”

朱元璋大为震惊:“怎么还有杨宪的事儿?”

“杨参政去得比刘御史更加积极,甚至可以说是十二弟的堂前常客。

听到这番话,朱元璋一脸惊讶,他终于意识到自已似乎还真是小觑老十二了!

就先说刘伯温吧!

刘伯温的心气儿之高,他是最清楚不过的。

大明王朝,满朝文武那都是能人,但又有多少入得他的眼呢?

寥寥无几!

可就是这么一个心气极高的人,却愿意跟老十二亲近,还拿时政、策论这些问题去跟他相互交流看法。

从这儿不难看出,老十二这小子肚子里,那肯定是装了不少墨水的!

否则,以刘伯温的脾气,怎么可能给他好脸色呢?

再说杨宪吧!

时任中书参知政事的杨宪,向来办事干练、沉稳,一直以来都被自已视为最为可靠的依仗。

连他都愿意往老十二的宅邸里去,还去得比刘伯温更频繁!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朱元璋不由心中起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刘御史、杨参政愿意跟他多多交流呢?

总不能是因为十二皇子的这个身份吧!

满朝文武都知道,皇子这个身份虽然尊贵,但实际上却并没什么用处。

况且,他还排名十二呢,这么靠后,长大了无非就是个亲王。

事实上,朱柏也的确是早早就被册封了,划了一片封地。

也就是他现在年纪小才,留暂在应天府。

再等两年,等老十二身量长足了,他就该去自已的封地牧守一方,根本不可能再在朝堂上有任何的建树。

所以说,刘伯温、杨宪想要靠老十二,那是绝对靠不住的。

那么,在排除了这个可能之后。

恐怕也的确是因为老十二的才华,让他们佩服了。

不过,朱元璋的心里还是有些怀疑。

“标儿,你说刘伯温、杨宪他们去找老十二,当真只是为了讨教学问、商议时政、策论么?”

“父皇,儿臣知道你在想什么。”

朱标语气笃定。

“实际上,儿臣早已经命人私下调查过了。确实如此,也仅仅如此。”

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

“十二弟的性格沉稳老练,他很清楚自已的身份,是个守本分、懂进退,知轻重的人。”

朱元璋没再说话,而是沉默思索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功夫,他才缓缓说道。

“咱一直以为,老十二只是性格孤僻,不愿与人接触。要不是今天跟标儿你打破砂锅问到底,咱还当真不知道他居然这么有本事。”

可越是这样,朱元璋他心里就越是好奇:这些年,老十二他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他的身边可没专门的教席,至于什么太子少保、詹事,那更是想都别想。

全靠自已,就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倒是让朱元璋暗暗吃了一惊。

“相比十二弟,儿臣这里倒是有一桩更加重要的事情,想要跟父皇商议一下。”

“你说。”

“最近朝堂上的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