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有关晋室威望大义的事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有关晋室威望大义的事情(1 / 2)

有人连发十几条评论,铺天盖地。

(一)

请翻到本卷第89章,我以为已经讲清楚,已经能理解了。

永嘉九年的时候,因为输京漕粮减少,王衍上奏司马炽,请贬琅琊王司马睿为县王,以示警告,没卵用。

后面懒得多写了,因为根本没什么用,即便要写也是一笔带过,没想到有人还认为朝廷大义能让司马睿内部内耗……

我就问一句:汉室威望大不大?

比晋室大多了。

曹操为何不让献帝下诏任免袁绍、刘备、孙权等人帐下的将官?人家内部一团和气吗?

甚至更进一步,为何不直接下诏赐死袁绍、刘备、孙权?

挟天子以令诸侯,哪比得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自裁”来得快啊?

但曹操有脑子!

他知道权力的本质是对你治权的认可,只有大家都承认的权力,才是真权力。

汉室威望再大,对面就认定了献帝是曹操操控的傀儡。而且这也是事实,天下很多人(包括曹操手下)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的。

诸侯们这时候有灵活的双标。

对袁绍、刘备、孙权这类人来说,有利的诏书,无伤大雅,给点面子,接受了。

有害的诏书,直接扔到一边。

甚至遇到那脾气暴的,还要痛骂一番曹贼——不是骂献帝,是骂曹操。

曹操心里很清楚,所以他不太愿意做这种事,因为这样有两个坏处。

(1)汉室威望降低;

(2)曹操汉贼的形象愈发深入人心。

下面进入第二个问题。

(二)

历史上曹操有没有借献帝名义罢免过诸侯呢?

有的,比如刘备。

刘备曾经当过左将军、豫州牧,从曹操那里逃走后,老曹很不高兴。

但他并没有立即罢免刘备,而是等讨平邺城之后,任命王思为豫州刺史。

这也不是特意针对刘备,而是为了梳理自己的地盘。

这个时候,刘备还是以左将军、豫州牧自居,甚至入益州之后,还是如此,大家也都认,虽然他已经被天子罢免了。

直到称汉中王后,刘备才把这两個官印交给朝廷。

(三)

朝廷威望有没有用呢?

答案是看时候,也看人。

汉末即便到了董卓之乱的时候,仍然是有威望的,可以任免官员。

但当李傕、郭汜一通乱搞之后,那会基本不行了。

有些地方需要朝廷,可能会勉强承认,但搞不好只承认封官晋爵,不承认罢免官员。

有些人因为价值观、阅历、家庭环境、教育等因素,也承认。

曹操还是靠汉室捞了不少好处的,包括人才、地盘等等。

但对形成割据势力的诸侯,在没有军事上重创他们的时候,别做梦了,纵有个别人能投靠过来,屁用没有,曹操都不愿意做,就你聪明?

(四)

由前面推出一个问题,汉室既然没卵用了,主要对手都不认,曹操为什么不直接篡位?

很简单,那会惹得内部不稳。

是,汉室已经威望很低了,天下大把人骂曹贼,都知道献帝是傀儡,但请注意,人们只是骂曹操,不会骂献帝。

因为在时人的价值观里面,天子还是具有神圣性的,曹操直接篡位的话,可能让人无法接受——简单来说,曹操觉得时机不成熟,不敢赌。

理论上来讲,曹操晚年强行篡位也不是不可以尝试一下,我觉得大概率还是能成功的,即便有动乱,也能平定,但曹操觉得没必要。

已经所有权力都在手里了,更进一步或许更名正言顺,但好处不够大,何必呢?

当然这里面也可能有曹操个人意愿的因素,没几年好活了,何必临死前过把皇帝的瘾呢?

再者,人们知道汉室没用,也知道曹操明面上礼遇天子,暗地里欺负得非常狠,天子没任何脸面可言,威望已跌到泥地里。

但这不代表你可以篡位。

这是两件事情,程度有区别。

二极管的可能无法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是这样的,我举个例子。

第一步:既然天子有用,那就可以任免官员,挑动对方内部不和;

第二步:什么?不行?那还留天子干嘛,直接篡位好了。

这就叫二极管思维,他们不懂这里面还有程度轻重。

我以一个曹操治下官员的心态来描述一下:

(1)主公其实是汉贼,我心里知道,但我不说,假装主公是忠心耿耿的丞相;

(2)主公做的很多事,明显是在防备天子,巩固自己权力,这不是忠臣的样子。

但大家心知肚明,有些事只做不说,嘴上还要尊奉天子,但暗地里把天子最后一点夺权的可能也消灭掉。

这是成年人的游戏,嘴上说的、心里想的、实际做的都不一样。

我有自己的利益,我跟着天子没好处,跟着主公能发达,所以我帮着主公欺负天子。

(3)但如果主公要废杀天子,我就不同意了,因为这挑战了我几十年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