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第三十六章 居丧之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居丧之人(2 / 2)

能胜则打,不能胜则保全实力为。桓温沉吟片刻,说道。

那要打到什么时候?庾亮忍不住问道。

明公难道不知此仗精髓在于提振威望?桓温不服,少年意气来,侃侃而谈:打赢了自无二话。若战败,则威望大损,异日行禅代之事,恐有为难之处。

庾亮听了有些失望,道:我固非良将,但总觉得你缺少一种气度。

桓温疑惑地看过去。

说不清。庾亮摇头道:遮马堤之战那个雷雨夜,天子亲率精兵渡河北,喊出拔匈奴之地,置之中华,这种事我觉得你做不到。你想得太多,便会患得患失,反而不容易打赢。

气度桓温仔细咀嚼着这个词。

他才十七岁,纵熟读兵书,却也难以理解这两个字。

见桓温还能听得进去,庾亮笑了,说道:当大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元子,不如你去度田吧,陛下对此大为光火,一大批人要丢官去职,你到田曹领个小官,度一县之田,倒也不是不能安排。

仆还是想从军,望明公成全。桓温坚持道。

罢了,不勉强你。庾亮叹了口气,道:我写一封信,你带去秦州,面见温泰真,请他安排吧。天子要西巡了,或有机会。

可是要攻伐凉州?桓温问道。

或许还有杨难敌。庾亮说道:也别问东问西了,你才十七岁,要学的多着呢。

庾亮想起了自己十七岁时被天子支配、捶打的恐惧,当时觉得苦,

现在只会会心一笑。

他和天子的情分,哪是外人能理解的?我闯再大的祸,天子都会原谅我

又说了一会话后,桓温被带到农庄歇宿。

庾亮则看向几个兄弟,问道:桓茂伦之子,如何?

才十七岁,哪看得出来。庾摇头道:此人有招揽的必要么?

故人之子,照拂一下罢了。庾亮说道。

他确实没对桓温多重视,只不过看在桓彝的面子,抽出时间亲自见个面,

考较、指点一番罢了。

兄长,桓元子还是可以一用的。庾冰说道:今汝颍士人,文臣多而武将少。桓元子出身经学世家,才学自然是不差的,又愿意当兵家子,颇为少见。

若将来立了战功,还可转文臣,为兄长臂助。

那还不如让他投奔秦王府,当个小吏。庾条说道。

他来晚了,没合适的官位了。庾翼道:若有了战功,再转秦王府,或许更妥当。秦王食邑在扶风,需得有人帮他收取租赋。当地胡人众多,不容易啊。

庾亮突然站起身,有些烦躁。

虽然说出去有点不孝,但他被困在这个小草庐内,自觉非常憋屈。

别人都在大展拳脚,他只能在一旁看着,久而久之,真不是什么好事。

还要一年多才能出狱!急!

如果不是怕人非议,他这会都想请求起复了,唉。

天子何日起行?他看向庾,问道。

庾怪负责对外联络一一当然是私下里一一与朝中很多人有接触,此时回道:也就半月之内了。

这么快?

郡、冯翊又有叛乱。庾说道:侯飞虎已率义从、落雁二军过蒲津关了,为此事,天子决意提前西巡。

巡的核心是宣示天威,其中自然包括镇压叛乱。

何人留守洛阳?

应是陈有根了。

张硕呢?

这便是奇怪之处了。庾说道:张硕竟然率军南下了。

庾亮一惬。

他感觉自己被封锁消息了,肯定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说不得,便是去年年底朝中重臣商议拉拢祖约之事了。

想到这里,庾亮便有些怅然,都忘掉我了吗?

我要写封信,二弟,你遣人送至秦王府。庾亮坐了回去,不甘心地说道。

写什么?庾怪下意识问道。

此番西巡,陛下或至扶风,大军威压之下,可从速清丈食邑田亩、户口。庾亮说道:这事若能办好,好处享用不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