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历史军事>这太子,不做也罢!> 卷五 第521章 逐渐成长的李承乾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五 第521章 逐渐成长的李承乾(2 / 3)

李勤俭说道,“最近周边各国几乎都不售粮食于我大明了,若非是用军械交易,我们现在库存的粮食可能会少七成!”

他之前作为户部侍郎,对于这些太了解了,户部之所以能囤积一年半的口粮,说到底都是大明用军械和人换的。

可用军械交易粮食也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那也是一种资敌行为。

“所以说,我大明必须提高自己的粮食产量。”李承乾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即问道,“本王问你,你户部在这方面可有什么计划?”

“回殿下。”李勤俭说道,“微臣之前的确做过一个计划。”

说着,李勤俭就从袖笼之中拿出一个奏章说道,“还请殿下过目。”

这奏章是他早就准备好了的,原本是计划在大朝会的时候,上奏李承乾的,结果谁知道李承乾简直就是个奇葩,大朝会光听他一个人巴拉巴拉去了,根本就没给众人开口的机会。

他之前还以为自己的奏章估计要之后再找个机会呈上来了,当然,和他有着相同遭遇的人,今天可不少。

等袁公公接过奏章递给李承乾后,李勤俭见李承乾已经开始过目了,这才说道:“微臣做了一个长久计划,姑且称之为四年计划。

这计划,也是根据大明王廷如今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按照大明的实际国情,今年,大明的畜牧业会复苏,但效果应该不大,根据微臣了解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大明王廷,畜牧业最多只能恢复到之前的两成多一点儿。”

“才这么点儿?”李承乾还没看到这里,当即有些讶然地问道。

两成多一年,呵呵,这可真不多。

“是的,只有这么点儿。”李勤俭说道,“不过微臣经过计算,在第二年的时候,我大明的畜牧业应该能恢复到往昔的五成,第三年不出意外的话,能恢复到往昔水平,第四年甚至能超过往昔水平的三成左右。

这也就是为何微臣要将称之为四年计划的原因?”

再次听到四年计划这个词儿,李承乾莫名的有些乱入的感觉。

这名字听起来还真有些熟悉,强行将那个古怪的念头从自己脑海中驱逐出去后,李承乾这才问道:“如今我们的畜牧业还不及往昔的三成,真有把握在第四年恢复并超过往昔水平?”

这个涨幅单看一年的增幅,确实都算情理之中,但四年翻了几番的增幅确实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李承乾这么一问,李勤俭便说道:“应该能做到。”

“嗯?”李承乾眼睛一眯,“能做到就是能做到,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什么叫应该能做到?

应该这个词,怎会从李尚书的口中说出?”

对于李勤俭的答案,李承乾很不满意,当下语气也就低沉了一些。

跟随李承乾这么久,李勤俭一听这语气,顿时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了。

说到底,为官一途,他要走的路还很长。

君臣奏对,岂能用应该、可能、也许这些模棱两可的词汇?

想到这里,再想想李承乾那低沉的语气,李勤俭的额头不由的冒出了密密麻麻的细汗,当下,李勤俭就差双腿一软跪了下去。

别说他,其余众人尤其是王玄策、普西偌这些初入官场的人,也是大气不敢出一个,不得不说,经过过去这两年的蜕变,李承乾的一举一动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君王了。

当下,李勤俭也是硬着头皮,躬身说道:“微臣失言,还请殿下责罚。”

“责罚就不必了。”李承乾摆了摆手道,“不过尔等都要记住,本王不希望再听到这种不确切的答案。

凡事能不能做到,都得给本王一个准信,应该可能也许什么的,就别拿来糊弄本王了。”

“臣等不敢。”一听到糊弄两个字,众人齐齐躬身道。

李承乾冷笑一声,又看向李勤俭继续道:“那李尚书再说说,畜牧业在四年恢复并超过往昔水平,能不能做到。”

“只要殿下一道手令,定能做到!”李勤俭立马说道。

“什么手令?”李承乾问道。

“严禁宰杀两年内的牲畜,违者重惩!”

一听他这话,李承乾瞬间就明白了,但李承乾还是不由的摇了摇头,下发一道这样的手令不难,可执行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两年内的牲畜看上去可没那么好判断,而且,牲畜的数量极大,朝廷也不可能去统计每家每户的牲畜是哪年下的崽,而且,两年内的牲畜从体型上和三年的牲畜也没法判别。

这玩意儿,有的人养得好,一年的牲畜可能都和别人三年的牲畜相当,有的人养不好,三年的牲畜可能还不如别人养个一两年的。

见李承乾摇头,普西偌倒是笑道:“殿下还是小觑了殿下如今在百姓心中的声望,殿下只管下令就是。”

普西偌作为曾经的牧民,他比李承乾要了解老百姓的心态。

不说李承乾如今在百姓中的声望如何,就算李承乾如同当初的慕容顺和慕容伏允一般昏庸无道,可只要他下发了手令,绝大多数老百姓也会遵从。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在绝对大多数来百姓看来,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