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润叶走了之后,周晓白就找到了孙少平,把如何惩治吴桂的黑工厂的事情说了,肯定会还大家一个公道。
孙少平非常的感激,他也知道自己的办法有很多行不通的地方。
可他是个心思重又要面子的人,总想着自己来解决。
“谢谢晓白姐,看来我做事情还是欠妥当。你这样做果然是最合理的,还是你想的周到。”
“晓白姐,这几本书能不能借给我看,我一定会非常的爱惜他们,等我看完了,我就给你完完整整的还回来。”
这么爱学习,周晓白当然是要特别支持的。等到田润生醒了,两个人就结伴回双水村去了。
再说韩卫民,离开石圪节公社,就走在一条土路之上。
这路上也没什么人,主要是每个村子之间距离有点远,都是在山里面。
韩卫民对周边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这条路通向的是一個叫做石川村的村子。
忽然从韩卫民的身后传出来一阵嘹亮悠扬的信天游。
韩卫民回头去看,后面是一个驴拉车,车头上坐着一个老汉,头上包着白头巾,一手拿着汗烟锅,一手拿着驴鞭,正在深情的唱着。
你车上拉着几个年轻人,还有一些大包小包的,一看就是下乡的知青。
有的愁眉苦脸的不太高兴,似乎还哭过。有些则是好奇的,看着周围的黄土坡。还有现在是认真的听着,老汉炒着酸溜溜的信天游。
“正月里来哟是新年,我给公公来拜年。
手提一壶四两酒,我给公公瞌一头。
二月里来龙抬头,公公拉住媳妇的手,
拉拉扯扯吃了个口,人家娃娃的好绵手。
三月里桃杏花开,媳妇又穿枣红鞋,
走起路来随风摆,爱的公公东倒又西歪。”
有人听懂了哈哈哈的笑了起来,这些陕北传承下来的信天游,许多都是带着一些三俗的东西存在。正是这种朴实的歌词,才能够一代一代的流传至今。
韩卫民也是听懂了歌词,他来到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基本上也能说几句。这是老公公扒灰,也不怕儿子拼命。
韩卫民招了招手驴车就停了下来。
“大爷,你是往石川村去的吗?捎我一路吧。”
那老汉吧嗒吧嗒的抽了两口烟,嗓音洪亮。
“唉,可不敢叫我大爷,叫我杜老汉就行了。”
“我正是接了这一批知青要去村子里面,你要是顺路,我就捎带你一程。”
“大家都稍微挤一挤让一让啊,让这个好后生赶紧上来,就俩条腿走路了。”
车上的几个知心姑娘看到韩卫民白白净净的,穿着又特别的整洁,都不免偷偷的多看几眼。
毕竟能在这山沟沟里面遇到一个如此白净的后生可不简单,而且看这个后生好像也是从大城市来的。
“你们好啊,年轻人上山下乡多锻炼,这对伱们来说都是好事情。你们是从哪个地方来的?”
一听韩卫民说话就带着一股京腔,这让几个知青都感到非常的亲切,同时说道。
“你也是从四九城来的,你在哪个村子啊?怎么穿的如此周正?”
“咱们响应号召上山下乡不就是吃苦来的吗?可是你怎么跟个干部一样?”
其他知青也的确是非常的好奇,因为还未明,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跟他们回头出来相比,的确是看起来非常的舒服。
忽然有个女生大叫了一声,其他人都扭头奇怪的看着她莫名其妙的。
那个女生有些激动的语无伦次的说道。
“你你不会是那个韩卫民吧?我可是听别人说他来到了大西北,好像就是这原西县?”
一提起韩卫民,那在四九城里也是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
这几个知青立即就仔细的端详起来,再结合传闻,都忍不住的叫我出声。
“别说啊,这年龄气质长相就是韩卫民,神医是不是你啊?”
这几个知青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韩卫民只能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如此的特别与众不同,身份是藏不住的。
“是我是我,我虽然没有下乡当知青。”
“但是我也心心念念咱们革命老区的穷苦农民这不是自己手头有点钱吗?这过来搞投资,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也算是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吧。”
这些知青都是激动不已啊,其中有两个人还拿出了韩卫民的的书。
“我的哥,你给我签个名儿呗。”
虽然韩卫民写书的时候用的是笔名,可是纸包不住火的人实在是太红了,身份早都被扒得干干净净了。
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自己的书迷,韩伟明也非常的高兴。
杜老汉却一下子把驴车停了下来,激动地握住了韩卫民的手。
“哎呀,我就奇怪的很嘛,在我们这穷地方竟然出来这么一个周正的后生。”
“都是我老汉,眼力劲儿不够,不知道你就是韩老板。”
“韩老板呀,我非常的感激你呀。”
“我们家也有幸成为第一批戳药丸的人家,家里的收入增加了,还让我的几个小孙孙都有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