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其他类型>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415章 联手搞大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5章 联手搞大事(2 / 3)

般的过江龙,就不是一个级别了。

可是,这个投入也太大了,别看只是一个街道,小半个区,这可是在京城啊,真要完全拿下,其投入不比在老家生造一片小县城。

总共六到七个街区的样子,不是要将马家堡周边的地都拿下来,而是做好规划,将开发价值较高的区域拿稳,剩下的看情况再说,哪怕是再肥的肉,最好也不要吃独食,留一些给别人,顺便还能拉拢合作伙伴。

比如商务酒店,超大型连锁商超,家电大卖场,休闲会所等,金尚和梅应年的实力就很弱,盟友中做这些的也很少,也就在酒店经营上稍微有点实力,其它的就不用指望了。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这可是以百亿为单位的投入,一旦失败,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还没多少钱的时候,就从老黄那里接手了大量的闲置不动产,还背上了六百多亿的外债,并不是我年轻气盛,不知道轻重,而是心里有数。小生意抗风险能力差,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会来,可大生意基本都是有定数的,只要你能判断准大势,把握好风险,基本稳赚不赔……”

“赌的就是国运,看来你十分看好未来的发展。”

“那是当然!”

别看这么大的生意,千头万绪找不到脉络,可只要在战略眼光上不差,有一批执行力强的员工,剩下的就没那么难了,金尚自信地回应道,

“我大学的专业,是公管和商管之类比较务虚的门类,但也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实操就不提了,大局上的把握还是不错的,再加上这两年自学了不少有用的知识,有了两年多的创业经验,已经足够了。另外,我的研究生专精的是城市规划,对现代化都市扩张的方式,还是有点敏感的。未来的京城,很可能发展成为人口超两千万的超级大都市,成为北方当之无愧的中心,地位不可取代,能在这里提前落一子,越往后,带来的好处就越大……”

“两千多万人……”

梅应年深吸一口气,微微眯起眼睛。

去年公布的城市常驻人口,比一千二百万多一点,其中还包括两百万左右的大学生,未能落户的都市白领,外包工临时工等,这还不包括外籍打工仔,公派人员和外企常驻员工,至于一部分没有正式工作,连居住证都没办下来的,自然不在统计之列。

按照金尚的说法,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京城还要增加一千多万人,别说这三环四环之间的近郊,五环外都要变成寸土寸金的抢手地方。

如果……有五环的话,至少现在没有这个将来会约定俗成的提法。

“说说看,你推进到哪一步了?”

听到这句话,金尚松了一口气,知道二舅基本是同意了,事实上,梅应年能在百忙之中抽空陪金尚“踏青”,心里差不多已经倾向于同意了。

以前想要找到扩大投资的门路不可得,还要打着文化旅游的幌子,先找几个偏远地区的项目试试手,顺带吃一点本土坐地户看不上,要价太高,利润不是很高的“边角料”刷一刷存在感,真正的好地方和优质项目,还是很难插上手。

现如今,一块大蛋糕送上门来,自然是求之不得,就是体量太大,担心吃不下去,把自己“噎着”。

“申请已经送上去了,标题太长我就不说了,可以查一查最近的报刊杂志和新闻,关注‘绿电新能源’、‘低碳环保’和‘智慧城市’这样的关键词,上面的态度,以鼓励支持为主,就是推进的速度有点慢,对太激进的模式有点谨慎。”

“我看到过,就是‘智慧城市’么,顾问团队给我看过战略评估,看好归看好,对现在是不是好时机,不好说。”

“时机来临,咱们抢得过那些财雄势大的‘老钱’?不说别的,只要能将地弄到手,就绝对不会亏。”

“这倒也是!”

打定主意的梅应年说道,

“你说个时间,我让集团公司的顾问团队过去看看。”

“好!”

将这件事敲定,金尚则说起了一些已经是共识的内容,

“低碳这个事,有识之士基本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先发国家打压后发国家的发展权的阳谋,跟肯定是要跟的,否则国际上的压力有点大,不好硬顶。所以,现在其实是个很好的机会,作为国家门面的首都,如果有‘新能源’、‘低碳环保’、‘智慧城市’这几张名片,有些话题就好聊了。欧美那边在推天然气,屋顶光伏,乙醇燃料以及燃料电池,这边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以国内目前的实力,大规模推进绿电新能其实是不划算的,到处都在用钱,老百姓的收入还没涨起来,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待吃饱穿暖,物资供应极大丰富,大家的日子开始比较体面,再来考虑更高层面的追求也不迟。

这个时候,有民间资本愿意“分忧”,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

只要合情合理,有说得过去的理由,拿地要轻松许多,审核也是一路绿灯。过个几年,谁理你?

“机会确实难得。”

梅应年不住地点头。

这么大的风险项目,搁在平时,都到不了他的眼前,就被风控给否了,开玩笑不是么?

“除此之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