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善谋者,无赫赫之功
浔阳江畔,江州浔阳城。
城南,刺史府。
一位绿衣官员跌跌撞撞,跑进刺史府公堂。
“刺史大人,刺史大人,不好了……”
公堂内只有办公的佐贰官,不见那位王大人的身影。
“刺史大人呢?人在哪?”绿衣小官急问。
“刺史大人在后宅那边,与思慧大师喝茶清谈。”
绿衣官员跺了两下脚,转头匆匆闯进后宅,呼唤道:
“刺史大人,大事不好了,龙城县那边有人上奏……”
昏暗中,王冷然的神态模糊,隐约只见一副阴沉皱起的眉目。
江州乃江南道有数的上州之一,毗邻长江,交通要道,繁商之所。
“当初两位王爷未雨绸缪,千叮咛万嘱咐,要看护住废浔阳王一家,彻底封锁住他们上达天听的路。两位王爷与相王府正争斗到重要关头,万不可让这边出岔子,影响大局……”
王冷然闻言,顿时冷静下来,没立马下令,眼珠子打转。
宴后回宫,当夜,帝旨传出,免江州龙城县百姓庸、调,终其身!
王冷然拳头攥袖,脸色犹豫挣扎。
一路上所有经手它的朝堂诸公与吏部官员纷纷侧目,忍不住反复打量上面某四字名……
自江南江州龙城县的首封献瑞奏折,驰抵了神都。
王冷然抚须手掌拽断几根胡须,惊掉下巴,不可思议语气:
一众江州官员面面相觑,少顷,纷纷抱拳:“遵命,刺史大人高明。”
喜迎天佑元年……
刚与名士下棋时的风轻云淡早已丢去十万八千里,这位江州刺史脸已涨成猪肝色。
一位卷发绿眼的波斯商人身影走出门,低头溜进黑暗中,少顷,一辆马车从巷内阴影中缓缓驶出,远去。
“这……这倒没有。”
他放下手心墨黑棋子,抚平眉头,朝对面的新棋友礼貌一笑:
“大师,失陪一下。”
“这家伙老早就和那座苏府眉来眼去!若没他参与谋划,本官把棋盘吃了!”
有文采之臣奉旨作《天佑殿颂》。
王冷然质问:“驰送祥瑞的上奏队伍到哪了?”
此刻,这一份御口亲赐的制书,内容十分简单:
迁进龙城令欧阳良翰为江州长史,即刻赴任。
这份任免制书,畅通无阻的通过了凤阁、鸾台、天官核批,最后由一匹带风的快马携持、南出洛阳城门,飞速发往江南道。
某位江州刺史笑容欣慰。
仅能靠江南地方上、同情离氏宗族的一点保离派官员,暗中给些帮助,勉强维持,过点富家翁生活,名号与权势荡然无存。
刺史府后门。
客座的凳面还是热乎的,某位波斯商人已不见身影。
帝往之,聆听佛谛。
王冷然听到这里,心顿时凉了半截。
送走杂人,院内安静下来,王冷然立马转头,手书一封,再唤来了一位绝对亲信。
只不过女帝名昭,必须避讳,于是称之为制书。
绿衣官员喏喏无言。
天光渐暗,屋内未点烛灯。
“龙城乃江州的一份子,欧阳县令那边牧民有方啊,竟能有如此天恩祥瑞降临,这是江州之福,亦是社稷之福,是天佑大周啊!”
王冷然紧皱眉:“这种机会,他们忍得住?”
制书与敕书,这两类都属于通常意义上的圣旨,但制书是最高规格的圣旨,专门处理重要事务,也就是以往常说的诏书。
会天晴朗,帝游西苑,长乐公主随驾,携群臣同往,赏御苑百花。
“欧-阳-良-翰,伱干得好!一会祈福,一会祥瑞,一会装病!干得好啊!”语气无比赞扬。
江南江州刁姓县丞等敬献祥瑞官员,皆有犒赏。
想到这里,呢喃自语的王冷然顿时坐立不安,眼底有些晦暗。
绿衣官员摇摇头:“没,废浔阳王病倒后,还呆在龙城苏府病榻,没有离开的意思,只请了些县里大夫看病,
桌上的茶水已然凉透。
“这欧阳良翰简直狗胆包天,他怎么敢越过上官行事,我要参他!”
浩大礼制下,神玉迎入天佑殿,又召白马、福先等洛阳名寺僧侣,与东林寺高僧一齐入殿,诵经一旬,为大周社稷祈福。
“本官明白了。”深呼吸一口气,“你……你先下去!”
十一月初,东林寺高僧善导等众,护送一枚神玉,走洛水入京,神都万人空巷,洛人纷纷围观,津津乐道。
俄顷,女帝突然回头,口谕,令秉笔女官即刻撰写制书一份,飞速发往凤阁、鸾台,盖章通过。
此举过后,善导大师名扬神都,偏居南隅的莲花净土宗教义,始传两京,士民皆逐莲宗风尚。
“欧阳良翰怎么敢……敢做这么不要脸之事!他不是正人君子吗,浓眉大眼的,竟干这等谄事,简直岂有此理,这厮脸……脸都不要了啊。”
当年,他们一方好不容易联手将浔阳王离闲一家人打落凡尘,剪断了离氏皇族的重要一翼,使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