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其他类型>催泪系导演>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关于爱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关于爱情(1 / 3)

周清泉的影评姗姗来迟。

“在写影评之前,我做了很多调查工作,下面我读一段让我最震撼的文字:对有一些东西是不应该过多地讲求回报的,你不应该要求它们长出漂亮的叶子和花来,因为它们是根。记得当初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光里有无数人为了永动机耗尽了他们的一生。也许我们可以说这只是一些愚蠢的人,可是正是这些人的探索才最终让我们认识了热力学定律。他们没能告诉后人应当走哪能条路,但却指明了其中的某些路是死路。

我看着手里的半页纸,上面的每一个名字都是那样的伤心。也许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样一些人。古希腊几何学家阿波洛尼乌斯总结了圆锥曲线理论,一千八百年后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将其应用于行星轨道理论。

数学家伽罗华公元1831年创立群论,一百余年后获得物理应用。

公元1860年创立的矩阵理论在六十年后应用量子力学。

高斯一生都在探索非欧几何的实际应用,但他抱憾而终。一百七十年后,这种在当时毫无用处的理论以及由之发展而来的张量分析理论成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基础。

世界沉默着,为了这些伤心的名字,为了这些伤心的名字后面那千百年的寂寞时光。

其实《伤心者》的故事很简单,说的是天赋异禀的数学家何夕,为自己研究的成果牺牲一切,为研究离群索居,为出版付出了母亲27年的买断工资,但他毕生努力不为人知,没人知道这些研究有什么用。母亲把这些书偷偷放到小学图书馆里,骗何夕说书卖掉了,谎言揭穿,何夕疯了。150年后,因校舍倒塌,何夕的成果被一百五十年后同样叫何夕的科学家发现,像钥匙一样打开了当时正在研究的一项伟大研究的大门。

很多人可能认为,这说的是天才的故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故事之所以打动我,是它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遥远。记得有个小孩曾经考进中科院,之后突然听说他精神崩溃了,据说是被中海的高房价给逼的,是他的母亲接他回家,安顿、修养、重新恢复,和主角特别像吧。

是的,他也姓何,我还以为他就是作者。电影把高智商个人同经济社会的实用主义冲突扩展,变成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但如果发生在我们个人的身上那就是致命性的事故,我又不是表演型人格,我关心的是怎样才能让此类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首先,要做到身心强悍,对于身心脆弱的人来说,拥有天赋不是上帝的祝福,而是命运的诅咒,而电影里面的何夕却没有强大的内心来保护自己不受世俗的伤害。

花样做死的数学家伽罗瓦和情敌决斗,幸好前一晚通宵记录研究数学五年的成果,后人就用这些资料开创了抽象代数学。

后继科学家特别想多砍死他几回,不就是被绿了么,他晚死几年可以让爱因斯坦和霍金省多少心呀。此处来句鸡汤,什么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万箭穿心开心就好。

同样的对于何夕而言,不过是一时间不被认可而已,竟然就直接疯了,所以,他的悲剧是注定的!

其次,承认弱点,寻找同类。

影片里何夕的致命问题在于个性孤僻且自视甚高,因为无法交流,丧失了求救的机会。

人不是万能的,研究成果也许可以单打独斗,但应用必须推而广之。发现一个很妙的工具,可能是一个装置一种算法甚至是一条定理,你不会用我不会用发现者也不会用,这没关系,先推广宣传,说不准在哪里就用上了。

最早的特种水泥在水下硬化的那种,开始就是欧洲的伪劣产品,造桥还没完工就塌了,这玩意被美国人改进后用来修建运河联通五大湖。我记得曾经有一家企业申请过一项专利,其实就是把马桶抽水箱里的浮球阀嫁接到热水器上,就这也获奖了。甚至于一些专利,普通人看了也会有一种,我也会的感觉,这不是错觉,但是却往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想和做是两回事。

电影里面何夕发疯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成果不能应用,但在我看来,关键不在于能不能应用,而在于无人认可缺乏支持。有很多人认为,学术界互捧臭脚的现象很恶心,但这往往是不得已的选择。

人类排斥异己乃是天性,我们普通人当然并没有理解天才的义务,当然也没这种能力,这少数可以互相理解的人只好抱团取暖共同求生。

科学家也是如此,一项技术,如果敝帚自珍,那么可以想象必然是很难被广泛推广开来的。

或许你会说何夕尝试过,老师和学校都不认同,可是仅仅只有这些人吗?

何夕并没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他并没有去想过,其他的渠道,而是一股脑地钻牛角尖。

于是单打独斗的结果,还是那么高深的理论,他的渠道是有限的,如何能让大家知道他的理论?

连知道的渠道都没有,更谈何认同?

再次,无论你多厉害都不能着急,伟大而悲惨,多半活的太短,塞麦尔韦斯(倡导手术前洗手的那个)多活一年,就能看见巴斯德开创细菌学,他的理论构想就有依据了呀。

海蒂拉玛就幸运得多,她83岁时档案才解密,要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