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其他类型>催泪系导演>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生活需要仪式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生活需要仪式感(1 / 2)

催泪系导演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生活需要仪式感

春节刚刚过去没多久,本来《麦琪的礼物似乎和春节扯不上关系的。

可是结果,很意外,有人却是硬生生地能把这个短片和时下的被人越发地抱怨吐槽越来越没年味的春节。

着名社评人李晨曦在个人专栏上就另辟蹊径地把《麦琪的礼物这个作品和春节挂上钩。

“春节,对于我们每个华国人来说,无疑都是一个最特别的节日,可是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却每年都有人在说,今年的春节,再也没有过去的那种年味了。

我们的“年味”再也没有过去的那种老味道了。

这是为什么?

记得一个当老师的朋友,曾经这样问过她的一年级的学生们。

春节给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孩子们回答得非常踊跃,大部分感受集中于以下几点:

有好吃的,有好玩的,有压岁钱和礼物。

其实这不止是现在的孩子们的回答,同样的我想也是曾经作为孩子的我们的回答吧。

纯真的孩童时代的想法,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春节的仪式感,对于孩子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是礼物?红包?新衣服?还是别的什么?

当我看到李易导演的《麦琪的礼物的时候,我忍不住想了很多。

故事很简单,德拉在圣诞节前省吃俭用想省下钱给丈夫吉姆买一件像样的圣诞礼物,但是贫穷使得她的节俭那么地徒劳无功。

德拉不能忍受没办法给吉姆买礼物的现状,她从镜子里看到了自己引以为傲的长发——于是灵感突现,她忍痛割爱,将长发卖给了假发店,为吉姆买了一个白金表链做礼物,去配吉姆那块祖传了几代的金表。

故事的结局让人五味杂陈——德拉剪掉了长发买了表链给吉姆;吉姆卖掉了金表买了德拉心仪已久的全套玳冒发梳。

看到最后,也许是我太感性,竟忍不住泪湿双目。

我不由地反思,我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落泪?

我想泪点背后是那份爱的取舍、左右为难中的决定。

生活并不能时时给我们准备好一份惊喜和大礼。但生活中的感动却可以由心创造,由心感受。

而这份感动之中,还有那份“仪式感”。

为什么德拉在那么贫穷的日子里,还要买最好的礼物给吉姆,而吉姆也不惜卖掉祖传的金表为德拉买礼物,否则“不送你一件像样的礼物,我就过不了这个圣诞节”呢?

我们常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情,十之八九!

德拉和吉姆的近况显然并不好,通过镜头,通过家徒四壁,通过德拉去购物也总是选择那些折价,临期的商品就可以看的出来,他们的生活过的很艰辛,很拮据。

可如此艰辛的生活,他们又何必舍弃自己唯一引以为自豪的东西长发和金表,买了另外一样生活的非必需品呢?两个年轻人的行为,在善于理财或者懂得珍藏的人看来,或许真的有点笨拙。

但是,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一个词,仪式感!

西方的圣诞节,类似华国的春节,都是最重要的节日。

而最重要的节日中,必然会有最重要的主题:

圣诞节——送给心中最重要的那个人最用心的礼物。

春节——用最传统的仪式,来庆祝、纪念和体验相聚。

然后我恍然,或许,我之所以落泪,或许《麦琪的礼物最打动人心的便是他们那笨拙的行为,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中,带给对方的那份质朴的感动。

回到春节和年味的话题上,春节的味儿为什么不浓了?

当我们问孩子们春节是什么样的感觉时,我们必然也会回忆起小时候春节的样子——

记忆中的春节是融合了激动,欢欣快乐和神秘感的,一年中最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正如现在的小朋友的感受,春节于儿时的我也是快乐的。

不用上学,作业也可以暂时放到一边。

会有好吃的,鱼,肉,藕盒。还会有瓜子,花生,糖等零食,还可以敞开了吃。

可是又有几个人还记得,春节的时候的那些神秘的仪式感?那时候老人谨守着过年不动刀、剪、笤帚的规矩,说话都避开任何谐音不够吉利的字眼。

话说,,,.. 版。】

?在好笑得有些呆板的习俗里,那种庄重神秘的感觉却总是藏在一举一动之中。

让人沉浸在春节的“年味儿”里。

可是如今呢?

大家还能记得多少?大概只有看春晚摇红包了吧?

过去的春节那会就是唱大戏,舞狮子,耍龙灯,扭秧歌......

可惜电视有了、电话有了、春晚有了之后,农村庆祝节目只剩下白天扭扭秧歌了,到后来我都离开了农村,白天扭不扭秧歌都不知道了。

而拜年的走家串户,也被禁锢在高楼大厦中间,迷失了。

甚至于我们开始连打电话拜年都省掉了,只剩下一条条你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的群发祝福信息。

如同《麦琪的礼物中,笨拙的行为背后藏着足以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