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55 章 宋朝8(7 / 28)

的同时也能享荣华富贵。

但并不代表他看到变革之人,落得骂名而无动于衷。

可惜…他什么都做不了,帮不了他。

【从南宋到晚清时,有人替王安石说话,但他头上顶的都是‘聚敛害民’、‘剥民兴利’等称号,反正不是个好人。

南宋时为推国事失图的罪责,直接把责任放到蔡京及王安石头上,他们认为王安石他变乱祖宗法度,让权奸之臣弄权使北宋灭亡,批判王安石在南宋是基本国策。

天幕顿了顿补充一句:【上次见这说法的还是妲己。

特别是南宋流行话本‘拗相公’,把他描绘成奸恶误国、刚愎自用、猪犬不如的佞臣,说有他才有靖康之祸,就...很神奇,没想到南宋人人都是阿三人,把甩锅甩出了印度飞饼的速度,厉害!】

赵构脸色十分不好,他登基翌日便下诏为‘以母改子’的高后辩论,言高后保佑哲宗,有安涉及大功,是奸臣怀私,诬蔑圣德,为此他还将此诏播告天下。

范冲咬牙上奏:“王安石自任已见,上误神宗皇帝,下使天下大乱,我宋元气皆为熙宁变法所坏!”

赵构点点头,言极是:“朕最爱元祐,世人皆说蔡京、王浦之罪,却不知天下之乱起于王安石。”

【把王安石抹黑变反派,那保守白派就是高风伟节的正派了?】!

他顿了顿又继续道:“大明与汉唐宋又不一样,后人面对局势与我明也有所不同,对历史看法自有差异,爹无需过度在意。”

朱元璋抹了把脸,苦笑道:“不知后讲宋后会不会说元,若不提元那便是我大明讲述。”

他说着重重地叹了口气:“爹心中忐忑啊!”

这是朱元璋首次在大儿跟前吐露心声,他怕明如隋那般被后人跳过,只留下只言片语,又怕讲明如祖师那般,惹得天下皆知,到时朱家江山还能撑几年?

【王安石变法中,两派最大的导火索是:农田水利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以及市易法,特别是青苗法及市易法让矛盾变得极为尖锐。

市易法指所以贾商必须与朝廷所立的市易务进行交易,而商户想要做生意必须提□□业,或者金银抵押品,不仅如此还需要五人以上作保。

相当王安石于把自由商业变为国有垄断行业】

秦始皇皱眉:此法涉及太广,不妥,乃弊政。

【在朝廷面前议货品定价权,商人腰总会软些,而且商人想赊买市易务商品,市易务则根据商户抵押物品价值,对商人进行赊物。

货款商人可以分期付款,半年内收10%利息,一年内收20%利息。

举个例子:

A商人从事制酒行业,酒原料为酒曲,按照市易法他要到朝廷开放市易务购买。

如果A商人手中不趁手,那么可以分期存款,当酒制成后他需要把成品卖给市易务,然后由市易务出售给酒商。

市易法的目的在于朝廷插手商业流通,收取钱财填充国库的同时,也限制贾商收入从而抑制土地兼并。

目的虽好,但结果办得稀烂】

刘彻转头问桑弘羊:“爱卿怎么看?”

他可是记得讲汉时刘氏后人说过王安石参考过汉均输法。

尚且年轻的桑弘羊思绪几息,斟酌道:“臣不如宋王丞相大胆,臣行均输法是调整朝廷税收,而不是举国商业。”

王丞相(王安石)此法弊大于利,但是…他心中轻轻吁出口气:若操作成功,朝廷聚天下贾商之利奉养朝廷。

看到御座上陛下蠢蠢欲动,桑弘羊赶紧补充:“此举损海内之利,于民后患无穷,王丞相此举殊不智。”

刘彻也知其中大弊,遗憾地摇摇头继续听天幕讲述下去。

【市易法出台是想达到以平抑物价,打击兼并的目的,实际上是进一步垄断商业市场。

商业运转的目的是为得利,但朝廷垄断各行业且不谈让商业无法发展,只说市易务相关官员,他们办事目的不是为维护商业繁荣,而是满足上层需求获得升迁。

王安石本意是低价购买民间商品,再高价卖出,取商贾之利以助国用,这样就不用仰仗百姓赋税。

结果市易法不仅没到平抑物价的作用,反倒抬高物价使商业市场大乱。

如未行市易法前米八十五一斗,行法后米涨一百零五文一斗。

为追政绩,官员会出现强卖强买,并且自由定价市场定价,结果大商人小商人的钱全进朝廷,有实力的贾商选择打不过就加入,官商勾结老套路嘛。

所以市易法运行没几年,开封欠市易务的商人就两万七千余户,共欠钱237万余贯。

近三万户中富人35户,酒户27户,剩余全为平民商户,所以...走投无路的小商人直接钱债破产】

刚刚回京准备大干一场的王安石手一抖,愕然地抬起头,眸中尽是不可置信:怎么可能?

竟然是…扰乱民生?

他目光落到前方御座上,嘴唇不断哆嗦,满腔话语竟一个都讲不出来。

赵顼走下御阶,执起他的手温声道:“朕与卿相知,卿举改革之法在鄞县多有实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