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麸糠
经常有人说,人可以没钱,但不能没有上进心。
但李成蹊并不是这样。
他非常享受生活,只要现在的生活让他满意,他就肯定不会想办法往上爬,这也是为什么自从大学毕业回来开便利店之后,李成蹊就从不考虑扩大经营或是用存款去创业之类的。
没必要,也不需要。
而如今,李成蹊根本不需要便利店的那点收入了,甚至可以非常颓废的说,他只要时不时卖一瓶移除疾病药水,这辈子都不需要工作。
哦对,神是不朽的。
但不管怎么说,李成蹊现在不指望便利店活着了,反而对他来说还成了个麻烦的累赘。
但要说关门大吉把店铺租出去……
李成蹊还有点舍不得。
人都是念旧的,李成蹊当然也不例外,再说开这么多年了,突然关闭还真舍不得。
于是权衡之后,李成蹊选择雇人来看店,挣多挣少他不在乎,维持下去就行。
以后要是自己兴致来了,随时可以再回去继续当便利店老板。
这就像很多退休老人,每个月退休金好几千,却还是去当看门大爷,人家不缺钱,就是不想闲着。
李成蹊现在就有种进入退休生活的感觉,就这样吧。
便利店的二楼是他居住的地方,李成蹊特意抽空回去把二楼清空,家具什么的都便宜卖了,把有用的东西都打包,让搬家公司给送到别墅这边来,随后再把二楼锁死就行了。
你别说,这一清理让李成蹊找到不少被遗忘的东西,比如小时候的游戏卡啊,初中的时候写了但没送出去的情书之类的。
找人开店,给员工做个简单的培训,听起来很麻烦的事情其实办起来也就还好,毕竟便利店又不需要什么技术工种,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
以后李成蹊只要隔几天去对账,确认员工没监守自盗就行了。
当甩手老板的感觉确实爽,不过在此之前,李成蹊需要把包裹拆开整理一下,估计要不少时间。
早上看了薇欧拉那边,依旧没什么事,阿丽莎那边则还是准备状态,唯一有点担心的就是杨依依。
因为杨依依已经离开了七绝门,继续与武少仪一起帮宁仙儿送信,有点担心她半路遇上麻烦。
但转念一想,最多也就一个白天不去关注,应该也没啥大事……吧?
–‐‐——–‐‐——
大永历
1155年,八月初。
杨依依和武少仪两人顺着官道步行。
两人只在七绝门住了一天,第二天就跟周文义告辞。
周文义知道,杨依依去送信这事非同小可,其实他是想一起跟着去,多少有个照应。
但你一个七绝门的长老跟人家俩小姑娘一起走,这多少有点怪吧?
来七绝门可以说是顺路,还一起走,这就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派弟子帮忙也是一样,本来没人知道杨依依帮宁仙儿送信,这么一弄,简直就是把有问题给写脸上了。
所以离开七绝门,就变成了杨依依和武少仪的二人队伍。
不过在两人离开前,周文义送了杨依依一本秘籍。谈不上什么功夫,而是周文义多年来使用双枪的一点心得,因为他见杨依依用双锏,都是双持武器,不少地方都是共同的,所以才送了自己的心得给她,仅供参考。
周文义非常看好杨依依,其实是想送本真正的武功秘籍之类的,但奈何七绝门门规极为严格,即便是长老也不能随便传授外人功夫。
临走前除了心得外,还送了一些珍贵药材和丹药,让杨依依在路上以备不时之需。
毕竟杨依依他们对周文义有救命之恩,这不好好感谢一下确实说不过去。
而离开七绝门后,杨依依和武少仪两人就顺着官道一路往东北方向前进,下一站是越州国北方边缘的青荷湖,更准确的说,是湖上的一处叫做桃坞的门派。
这个门派非常低调,极少会参与武林大事,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居然是个门派。
但既然有给他们的信,说明这个门派的能量肯定不会小。
杨依依也有点期待,因为武少仪说这个门派位于十里桃包围之内,现在正好是去看桃的好季节。
一路上两人主要靠步行,时不时有路过的商贾车队还能搭个便车,就这么走了快十天,两人终于来到了一座还算大的小镇上。
这里叫定水,是小城,但有干床暖炕,找个客栈好好吃一顿,再洗个澡美美睡一觉,这才是一路风餐露宿十天的两人最想得到的。
从山坡上一路走下来,清源镇已经近在咫尺了,都能清楚的看到城门上刻着的字。
但同时,一群难民也出现在眼前。
目测大概有上千人,聚集在城门外的简易棚屋里,杨依依一开始还真没太在意这个,毕竟一路走来遇到的城镇门口很多都有难民。
但这定水的粥棚,就放在城门边上,由军士负责维持秩序,进城的时候,杨依依不可避免的会看到粥棚里的情况。
“他们煮的不像是米,怎么像是麸糠?”
赈灾煮粥,是有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