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还有高手?上
虽然剧本是武侠,但也有一些大侠们人力所不能及的范畴,何况三个姑娘仅仅只是能打而已,又不是武功已入化境。对上杂兵还行,对上弓弩那就大可不必了。
一看街角的弓弩手纷纷就位,刚才还威风凛凛的三人立刻抱头鼠窜,急忙窜进一侧的巷子里,靠墙挡住飞来的羽箭。
杨依依虽然以前来过茅山镇,但那时候是跟着师傅来的,根本没有在附近闲逛过,寸步不离的跟着师傅。
她完全不知道茅山镇的地形,尤其是这黑灯瞎火的环境,连路都看不清楚。
好在郑银屏心思细腻。
她听说黎璎珞被人掳走,立刻招呼都没跟家里打一声就冲出来独自寻找,尽管听起来好像很莽,实际上郑银屏在来之前就考虑过一旦进入敌国会不会被梅卫追杀的可能。
所以她每到一个地方,在打听黎璎珞下落之余,也都会把地形暗暗记在心里,方便真有事发生的时候也好跑路。
带兵打仗要的就是这种看着粗犷豪迈实则粗中有细的性格,郑银屏属于军人世家,她从小就被刻意培养了军人的性格。
毕竟兵者,诡道也,不可不查不可不慎。
有她带路,三人击退几波冲过来的黑衣人后,立刻运起轻功在小巷子里如耗子般快速穿行。
郑银屏的轻功几乎不能算轻功,只是最简单的提纵法,突出一个力大砖飞,拎着红缨枪在前面跟轻坦克似的狂飙突进。
相比之下黎璎珞看起来就十分的飞檐走壁了,轻轻一跳都能飞出去老远,有点仙女翩翩起舞般的感觉。
而杨依依,却展现出了跟刚才的画风截然相反的轻功本事,看起来行踪鬼魅灵巧异常,好几次都差点冲到郑银屏前面去。
那是杨依依自带的烟波江诀的功劳。
尽管只是残篇,但可能是相当高级的轻功法门,杨依依没有内力的时候用这招都跑的特别快,现在有了点内力之后,速度和灵活性好像更加夸张了。
只是可能因为不全的关系,杨依依属于贴地飞行,不能像黎璎珞那般飞檐走壁。
“换骏足四步,烟波江诀不合适。”
李成蹊的提醒让杨依依脚下步法一变,依旧能紧跟在后,又不至于一不小心去挤跑在前面的郑银屏和黎璎珞。
烟波江诀好是好,但它是适合战斗中使用的步法,除非杨依依想丢下其他两人自己逃命,否则还是骏足四步更合适。
这一轻功步法是从马妖那里得来的,速度不是最快,但极为擅长长途奔行,杨依依能靠这招连着跑两三个时辰都用不着停下休息,持久性比烟波江诀好得多。
黎璎珞一边跑,一边好奇的问:
“杨姐姐的武艺都是李仙人教的吗?”
刚才她就听到李成蹊一直在发号施令,指点杨依依该用什么招数。
“算是吧,她才习武不久,没什么经验所以我才会提一嘴。”
杨依依有点不好意思的说:
“我才习武二十多天,多亏李大哥帮忙了。”
这话把前面两人听了一愣,差点脚下拌蒜摔倒。
啥玩意?才习武二十多天?
就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练武天才,也不可能二十多天就从普通人变得这么能打啊。
黎璎珞一开始以为杨依依所用武艺都是拜师学艺得来的,李成蹊可能只是教了她一点别的,没想到杨依依的武艺全都是李成蹊教的,而且才这么短的时间。
随即两人转念一想,仙人嘛,必定有什么醍醐灌顶的仙家手段,突然感觉变得合理了起来。
原本两人对李成蹊的仙人身份还有所怀疑,这下怀疑被打消了大半。
说话间她们跑过小巷,再前面不远就是茅山镇的出口了,到时候只要往镇外大片的白茅草地里一钻。不出意外的话,等白天船来了再想办法上船,就能彻底摆脱梅卫的追捕。但不出意外,那是不可能。
三人一出镇,立刻就看到镇外有火光影影绰绰,一队人举着火把朝她们奔袭而来,手中兵器在火焰的的映衬下反射着刺目的寒光。
这些人没有穿夜行衣,而是穿了身类似于飞鱼服的服饰,这一看就知道跟刚才三拳两脚就能打发的杂鱼不一样。
这些人只是作为最后一道保险防止郑银屏跑了,没想到还真用上了。
距离本就不远,想快速逃走也根本来不及,几人把手中火把一丢,纷纷欺身而上与三人缠斗起来。
郑银屏一杆红缨枪耍的虎虎生风锐不可当,但缠住她的两人也不是软蛋,一人双持铜锏,一人手持铁杵,就是铁杵磨成针的那个铁杵。
两方都是重兵器,被砸一下可不是开玩笑的,在战场上哪怕全身披挂盔甲,也会被铁杵和铜锏给活活砸死,更别说毫无防护的布衣了。
郑银屏能凭借一把大铁枪勉强不落下风已经实属难得,想像之前那样轻而易举的打开生路则属于痴人说梦。
黎璎珞的压力也不低,一个用剑的好手外加一个用峨眉刺的左右包围了她,一时间金铁敲击之声不绝于耳,远远看去寒光闪烁,剑刃如致命的蝴蝶般乱舞。
看起来里胡哨,但危险程度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