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其他类型>走阴夜话之打更人空桑周辉> 第七十八章 金山寺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八章 金山寺成(2 / 2)

己知道了。  最终,烛光在一缕微风中熄灭。  男人的生命,也在这一刻谱写了终结。  桑几乎掏出了半生的积蓄,为奚宣的爹亲风光大葬,更是请了寺内的主持,亲自为其超度解脱。  然后,桑默默离去。  自此,长别长安!  重新回到了润州,回到当初和翡相遇的山林。  山林未变,但一路行来的人家,却几乎都已经陌生了。  也是这一次回来,桑才知道,原来自己所在的这片山林,叫做氏俘山。  而后没过多久,桑更是在这座山上找到了东晋时期泽心寺的遗址。  “天意呀,没想到最终还是与佛有缘吗?”  这一刻,桑释然一笑,他开始一点点的恢复泽心寺的模样。  然后,更是一点点地向着寺外建去。  时间徐徐而过,周边的人也开始知道,在这座山上有一个居士正在修建寺庙。  一些良善之人,便热心肠地去了山上帮忙。  某一日,天空金雨飘落,山内万物复苏,帮助修建寺庙的村民纷纷俯首叩拜。  桑福至心灵,重新换上了僧袍。  僧袍还是当年的僧袍,甚至因为清洗的次数太多还有些褪色。  桑却不在乎。  他将紫金钵放在了大雄宝殿的如来佛祖下,与之一同放着的,还有那根一直未能发挥用处的金刚杵。  在恭恭敬敬上了一炷香之后,桑拿着剃刀,跪坐在蒲团之上,重新将自己的头发一点点剃掉。此刻,三千烦恼丝,再度尽除。  在一派祥瑞之下,剃度之后的桑,将牌匾挂在了寺门之上。  此地名为——金山寺!  很多前来供奉香火的人,都说法海禅师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他不接受香客多余的银两,每人只需要一文钱就可以得到一柱清香。  而且,这位法海禅师还会坐在大雄宝殿之中,对一些面露愁苦的香客多加开导。  一来二去,金山寺的名声传至整个润州。  许多慕名而来的香客,都想要见一见这位道德高深的法海禅师。  而也有许多游方的僧人,在和法海交心论佛之后,决定便在金山寺当中修行。  一时间,金山寺隐隐成为润州最宏伟的佛寺。  ......  时光荏苒,李唐盛世也终于迎来了最后的终结。  随后六十多年的光阴岁月,伴随五代十国时代的终结。  百姓们终于迎来了和平年月——宋朝。  也就是在这一日,桑宣布闭关。  而这次的闭关,更是长达百年岁月!  ......  这一日,也不知岁月几何,静室之内,桑睁开双眼。  他的根基终于恢复完全,甚至更胜以往。  若说当年对付白琴苏时的他还要动用星斗之力。那么现在的他,是真正不惧了。  内心的平静,也让他终于可以直面那段自己心痛不已的岁月。  白琴苏、青湘吟,于他来说已不重要。他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奚宣了。  离开静室,一些小和尚挠了挠头,甚至都不认识桑了。  毕竟百年时间,当初桑认识的故人,也基本都已经离去了,只有少数的得道高僧,才能有相对长些的寿元。  “啊,方丈,您终于出关了!”  一个年过百岁的和尚露出欣喜之色,立刻吩咐身边的小和尚:“快,通知全寺,方丈闭关百年,终于出关了!”  “现在是何时了?还是宋朝吗?”  “如今是建炎二年。宋朝还在,不过......宋朝出了些变化,迁都到了杭州,差不多已经一年有余了。”  “哦?”桑看着依旧供奉着的紫金钵、金刚杵,回想起当年那多岁月:“我要出去一趟。”  “嗯?方丈,您要去哪里?”  “杭州,永明禅院。”  那和尚困惑地挠了挠头,随后似乎想到了什么,恍然大悟:“方丈,您是说净慈寺吧。”  桑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陛下今年刚改了名字。”  桑点点头,并未在这件事情上多做深究。  “方丈,这次去杭州,您是要做什么呀。”  桑收起紫金钵、金刚杵,笑如拈花佛陀:“我啊,去还一段因果。”  【作者题外话】:到目前为止,我想象中的法海也算是立起来了。  在我看来,这种被冠以神话传说的僧者。  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慈悲普渡,也不该是如《白蛇传》里简单的强硬偏执。  人性本来就复杂,片面化的形容《白蛇传》的人物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让桑先从“人”的身份被迫出家,然后成魔,再然后因友情和牺牲而看破世情,稳固心境,重新成就真正的佛法。  这才应该是真正的法海。  佛法,在彤山的理解中,就应该是经历红尘大起大悲之后,体会到真正的众生疾苦,才能做到普渡他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