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安邑,魏王宫中。
右手轻轻摩挲着额头,魏王魏罃此刻的心情却是有些无奈。
倒不是说刚刚得知的消息多令他感到为难,而是眼下这件事情却是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邹忌、田婴二人此前从来未被他放在眼中,认为不过只是两只不自量力、妄图阻挡魏国这驾战车高速冲击的螳螂。
不曾想这二人竟然会在宋国被人一网成擒,如今更是作为讨好自己魏国的礼物给送到安邑来了。
“司马、司寇,你二人都是才智之士,说说寡人该如何应对这位即将抵达的齐国公子与上大夫。”
听到魏罃略显无奈的话语,同样刚刚知晓事情经过的孙伯灵、公孙鞅两人互相对视一眼,两人的双眼之中也都有几许笑意浮现。
实在是这两位身负使命、游说各国的使者,结局显得过于戏剧了一些。
只不过孙伯灵、公孙鞅在按下心中的那份戏谑之后,权衡一番之后两人皆是露出慎重之色。
“或许这位齐侯少子,可以为王上所用。”
“嗯!”
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情,魏罃当即出声追问,“司寇的意思是?”
“王上可是要灭亡齐国?”
公孙鞅问出的问题,其实魏罃也在心中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齐国究竟能不能灭?
灭国,听起来不过是轻飘飘的两个字,但是其背后的意义却是重若千钧。
自平王东迁的数百年以来,天下诸侯已从当初的数百之数,变成了如今的十数个。
可以说到了如今,每一个国家的灭亡,都牵动着天下之间的人心。
三代以来,最能收揽天下人心的方法乃是四个字,存亡继绝。
魏国所尊奉的大贤子夏曾经引用过《论语》之中的一句,来告诫魏国的开国君主,魏文侯。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这也就是即使像卫国那般弱小的国家,魏国都只是将其收为附庸,而没有将其灭亡的原因。
魏王魏罃心中自然有并吞天下的雄心,但是却也恪守祖父对于自己的谆谆教诲。
当然,亲眼见证了列国纷争的魏罃,也不会忽视周室衰微之后各个诸侯之间的互相征伐。
在他的设想之中,未来的大魏将牢牢占据中夏之地,而将诸侯分封于四夷之处。
西秦、北赵、南楚、东齐,这四大诸侯以及分封在其周围的若干诸侯将作为大魏四周的屏障。
中夏之地,大魏处之,行郡县之制;四夷之所,众建诸侯,行分封之事。
这就是已经一步步走向主宰位置的魏王魏罃,对于未来天下局势的初步设想。
至于魏国未来该如何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韩国、宋国、鲁国这些地处中夏之地又与魏国所交好的诸侯该如何处置,这一切的问题还值得好好商榷。
重新将已然不知道飘飞多远的思绪拉回来,魏罃重新对上了公孙鞅看向自己的目光,“寡人本无灭齐之心。”
“臣明白王上之意了。”躬身一礼之后,公孙鞅当即便说道:“当今齐侯田因齐为人果敢,且一向与我大魏交恶。若想令他臣服于我大魏,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太子田辟强多有贤名,其若是登上齐国君位,同样也不利于我大魏。”
听公孙鞅将话说到这里,再联想到他刚刚所说的话语,魏罃立时印证了心中的猜测。
“田婴虽然为齐侯少子,但其母亲并不受宠,其在齐国之内亦不为齐人所熟识。”
“若是我大魏扶植其为齐侯,根基不稳的他必然要求助我大魏,这便是我大魏彻底掌握齐国的良机。”
直接开门见山地将公孙鞅的意思说出口后,魏罃脸上却是并没有半点喜色。
“可是司寇有没有想过,今日的齐国公子婴,未必不是昔日的秦国公子连?”
“此一时,彼一时。”
面对魏罃抛出的担忧,公孙鞅可以说是成竹在胸,“昔日我大魏的兵锋可曾直指秦国全境,甚至就连秦国都城雍城也落入了我魏国之手?”
公孙鞅说完之后,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孙伯灵也站了出来,“王上,臣也曾听说过这位公子婴,臣以为他并不愚笨,能够看清楚天下以及他自身的形势。”
“好,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由太子去办,两位爱卿从旁协助吧。”
并没有多少犹疑,公孙鞅、孙伯灵二人当即躬身一拜,“臣等谨遵王上之命。”
至此,齐国公子婴这件事情算是了结了一半,至于另外一半却是牵涉另外一位公子,宋国公子偃。
“公子偃之所以派人袭杀邹忌、田婴二人,乃是为了讨好我大魏,希望我大魏能够助其登上宋公之位。”
“是答应他的条件?还是不答应他的条件?如何选择,两位爱卿不妨向寡人建言。”
魏罃的话语落下之后,大殿之中先是陷入了一阵安静,紧接着孙伯灵的声音却是响了起来。
“臣以为对于宋国如今的局势,我大魏当采取的手段应当是锄强扶弱。”
“司马的意思是,我魏国该与公子偃交好?”魏罃带着试探轻声对着孙伯灵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