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其他类型>红色仕途:官道无疆> 第185章 初入仕途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5章 初入仕途(1 / 2)

甘南省。

在位于甘泉市西北部地区的沙漠边缘地带。

有一条名为瓦塔的河流自山脚而出蜿蜒东流。

千万年来,河水流经的区域渐渐出现生机萌生了绿意。

瓦塔河宛如母亲的怀抱将河谷地带拥入怀中。

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名为瓦塔的村子。

不到千余人的人口却显得生机盎然。

作为甘南省致富路上的末梢,也就是最后的一公里。

瓦塔村虽然依靠政府政策实现了脱贫,但是距离致富还有很远的路程要走。

就如同此前刚刚入职的时候,时任甘泉市委书记孙磊总结的那几个原因。

一方面。

瓦塔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当地人的观念相对来说比较保守,这就造成了瓦塔村整体搬迁的方案根本无法落实下去。

另一方面。

瓦塔村地处偏僻的沙漠边缘地带,虽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相对于其他沙漠地区而言较为优越,但是交通条件确实很有限。

所以尽管瓦塔村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地形地貌风景以及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才能出产的几种淡水鱼和水果等资源和具备瓦特特色的手工艺品,但是瓦塔村的经济发展一直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状态。

早些年甘南省委省政府曾经提出过要打通致富工程的最后一公里,彻底贯通民生工程的末梢环节。

其中对瓦塔村的经济条件加以改善就被甘泉市委市政府提到了政府重点民生工程的高度加以重视。

然而近些年来。

瓦塔村的情况改善的幅度并不大,一直到前年村里来了一个大学生村官。

作为瓦塔村的驻村书记。

那位安书记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却是京城大学的高材生。

一个京城大学的高材生来瓦塔村这种地方做驻村书记,在很多人看来无疑是不可思议的,受到的质疑自然也多。

但是在担任一年半的书记之后,那位安书记给人的印象却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一年半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瓦塔村的村民来说却并不短,毕竟这一年多瓦塔村发生的变化确实太多了。

2039年初。

新来的驻村书记安平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走访了村里基本上每一个住户,通过走访首次统一了瓦塔村关于彻底打通跟外部联系以及培育现代畜牧养殖业的意见。

紧接着在当年的4月份,在多方协调下,从瓦塔村通往县里的四车道公路正式开始动工。

与此同时。

瓦塔村获得了甘南省发改委下拨的总计500万的专项助农款。

这笔钱并没有用于修路,也没有像以往一样大水漫灌引进什么产业,而是成立了一个瓦塔村农牧业发展基金。

此刻。

在位于扶南县城城中心一家名为“赛老翁”的两层酒楼内。

二层靠窗的一间包厢里。

瓦塔村驻村书记安平正在陪着乡党委书记黄荣发等人。

黄荣发的年纪并不大,约莫还不到四十的样子。

当然,相比于即将度过自己23岁生日的安平,黄荣发自然已经是很老成了。

只不过此刻。

这位黄书记却是一脸无奈地看着眼前的小年轻叹了口气,过了好一会儿才心平气和地开口道:

“小安呐,这官场做事不比寻常百姓家里讨生活过日子,多多少少嘛总要看点脸色讲点情面,不能一味地用强。”

接过安平递过来的水杯,黄荣发意味深长地说道。

实际上黄荣发虽然只是一个乡党委书记,但是为人却极为和善。

最重要的是头脑很灵活,否则凭他的年纪,按照正常的升迁速度恐怕想干到乡党委书记也不大可能。

外面关于安平为什么会到瓦塔村这么一个荒漠边缘的小村子来做驻村书记有很多种说法,而且多半都不是什么好话。

但是黄荣发却不这么看。

在他看来。

安平的背景和来头虽然看起来没有任何过人之处。

从履历上来看,就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家庭,然后大学毕业了响应组织的号召到基层和边疆地区去工作。

但是京城大学的毕业生这个身份首先就不简单,能考上京城大学的年轻人又怎么可能是脑子坏掉了。

所以自打安平来了黄门乡后,黄荣发对这个大学生驻村书记一直都是高看一眼。

果不其然。

刚到瓦塔村不到两年的功夫,安平就解决了瓦塔村多年以来难通公路的问题,更说服了瓦塔村的那一帮少数民族群众统一了搞现代农畜牧业的意见。

别看这两个工作听起来简单。

但是作为黄门乡的乡党委书记,黄荣发是很清楚这两个工作有多难的。

此前就连扶南县委县政府出面都没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了。

说白了还是钱的问题。

安平能从上面要到专项资金,在黄荣发的想法里面这就是最为厉害之处,也是安平的身份很不简单的体现。

不过这一次,安平的犟脾气确实让黄荣发有些为难,说白了还是那笔专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