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林听似乎想多了。
她很顺利地找到了报名的地方,很顺利地填了报名表,很顺利地被告知了拍卖时间地点和流程。
顺利到林听觉得毛骨悚然。
这个剧情不对啊!
按理说,参加这次拍卖的都是内部人,或者是哪个大佬的白手套,他们应该早就瓜分好蛋糕了吧?她这么突然地闯进来,竟然没引得他们群起而攻之?
不合理,这太不合理了。
林听不知道的是,此刻在一间僻静的茶楼里,参加拍卖的其他六个人正凑在一起喝茶。
茶楼很偏,但环境极好,地处东北却偏偏造出了江南水乡般的风景。
“来吧,一人让一处。”坐在首座的男人放下茶杯,开口打破沉默,“老聂亲自来打过招呼,蒋家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他叫方德良,是在场的人中关系最硬、钱包最鼓的。这次拍卖的国有商店共三十二家,方德良要了七家。
他说的事大家都知道,再次提起是为了提醒。
“蒋家在十里洋场还捞不够?跑到咱们这儿来大兴土木,他到底想干啥?”
“老蒋自己来倒也罢了,整个小丫头过来,这是没把咱们放在眼里啊。”
其他几人虽知事情不可逆,但仍忍不住抱怨。
“让老蒋亲自来?凭你们也配。”方德良冷笑,并不掩饰对其他几人的轻视,“别说老蒋了,老聂能亲自来打个招呼,都算给你们脸了。”
别人只知道蒋家有钱、有产业,他因为家中关系的缘故,知道的更多一些。
蒋家虽然只是商人,但从民国那会儿起,他家站队就没错过;五十年代中期,蒋家老太爷带着一大家子搬去香江,六十年代末却把蒋秉国送到京城念书。
他读的是大院子弟云集的高中,毕业了跟他们一起下乡,同在异乡的年轻人,一起吃苦受罪,处得像亲兄弟一样。
72年蒋秉国回香江,当年便去了哈佛念大学,还娶了香江沈家的千金。
直至八十年代,空置了近三十年的蒋家院落终于迎回了它的主人。
而那个目前在给蒋少爷当司机的老聂,不管是读书还是下乡,又或者是出国,他都是与老蒋一起的。除了媳妇娶得不是一个,这俩人的生活轨迹几乎一模一样。
这是司机?
这明明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他来,与老蒋亲自来也没大差别了。
“那……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咱们摆的摊子,他说拿就拿?”
“这也太不讲道理了。”
方德良瞥了说话人一眼:“那你就不让。”
“……”
牢骚是多,但不让还是不行的。
老蒋能悄么声的拿下那么大一个化工厂,想要几个店铺还能不成?
他们默默地盘算着——让最好的店铺不可能,但给最差的好像又不太好。
几个人不约而同地瞄上了自己手里倒数第二的店铺。
……
林听正在和冯悦点货时,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你好,林小姐吧?我是方德良。”
林听:“……?”
一般情况下来讲,给陌生人打电话却只报名字,是有自信自己这个名字对方是一定知道的。
但林听却一脸懵。
谁啊?不认识啊。
她很客气地说:“你好,请问有事吗?”
“我想请你喝茶,林小姐什么时候有空?”
林听更懵了。
一个陌生人,突然要请她喝茶?
有理由怀疑他是人贩子,或者是诈骗犯。
难不成是葫芦七兄弟之一?
林听没有立即挂电话,而是说:“我不喝无缘无故的茶,方先生有什么事?”
方德良明显愣了一下,沉默五六秒才说:“有关国有商店拍卖的事。”
他觉得林听这是故意在装样子。
殊不知,别说是林听了,亲自去打招呼的聂叔都不认得方德良是谁——聂叔是与方德良背后的关系直接对话的,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号人存在。
不过林听现在知道是什么事了,她瞧着眼前茫茫多的货,擦了把额角的汗说:“周末吧,下午三点。”
“好,清观茶楼。”
“嗯,再见。”
林听挂断电话,便继续忙眼前的活儿。
八千件货,整理起来可真不是件容易事。
“老板,我这边都对得上。”冯悦拿着一半货单,喘着粗气对林听说,“老板你歇会儿吧,剩下的我干。”
她那边的仓库货架已经摆得很整齐了,这些货她们随机抽出来检查过,没有缺扣子、坏拉锁之类的现象,线头都很少有。
这倒是省去了再加工一遍的复杂工序。
“不用,我慢慢弄,”林听说,“你帮我去农贸市场跑一趟,买些土特产……榛子、松子、核桃、木耳、榛蘑……有什么买什么,挑最好的买,每种二百斤。”
“你先从钱匣里拿钱,等会儿我补上。”
冯悦瞪大了眼睛:“买这么多?老板,你要开土货店吗?”
“买完让虎哥带回去,姐姐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