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历史军事>汉室可兴> 第427章 心牵汉南关西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7章 心牵汉南关西(1 / 4)

张燕从涿鹿翻山南下,出现在广阳城外,幽州震动。

?水之上桥梁完好,张燕欲过河直取幽州首府蓟县城。

军师黄旸忙劝道:“蓟县城坚,辛毗有谋,我等轻兵恐难攻克。且其地处于二水之间,局促逼仄,无进退转圜之隙,此死地也,万不可久留。

末将建议击其虚,掠其野,扰其民,雀集鹰击,纵横来去,不数月而幽州疲弊矣!”

校尉张舒与黄旸持议相反,认为游击战术难以调动袁绍大军,无法解柳毅之危,主张一战取蓟县。

众将各有议论,莫衷一是。

经过黄旸的劝阻,张燕记起与徐晃、卫靓等人议定之计,发热的头脑已经冷静下来,道:“军师之言是也!我军长处本在游击,阵战攻城乃是以短击长。传令下去,佯攻蓟县城,奔袭涿县!”

涿县是涿郡治所,刘备的老家,现任涿郡太守温恕出身太原温氏。

太原郡大姓有王氏、郭氏、温氏等,皆经籍传家,世出俊才。

温恕有才名,曾为袁氏故吏,故被袁绍表为涿郡太守。

温恕善于内政,在他治理之下,涿郡经济民生得以恢复,百姓安居乐业。

可惜温恕年才四十来岁,却体弱多病,时常卧床。

得到张燕入寇的消息,温恕大惊,勉强支撑着病体主持保境安民事宜。

涿郡有郡兵两千,屯在涿县,战斗力较低,只能守城。

由于兵少,就算守得住涿县,恐怕也难守住其余数县。

果然,张燕击破逎(q)国、范阳,征集粮草,掠夺丁口,纵横乡野,如入无人之境。

温恕只得派人向冀州及幽、辽前线求援。

********

徐晃、卫靓刚派出张燕不久,就得到柳毅败亡的消息,重新回军攻居庸关,不下,形势十分被动。至于说全军翻山南下,却不现实。

张燕轻兵三千,又是专门简拔出来的山地部队,还可以办到。即使如此,途中跌落山谷、掉队者也达上百人之多。

徐晃、卫靓全军南下,不说要耗费多长时间,折损多少人马,翻过山后光靠搜刮地方根本无法满足后勤需要,很可能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毕竟袁绍实力还很强横,燕山之南乃其腹地,不存在望风而降的可能性。一城一城的打,就是个旷日持久的活,曝师野外,又如何应对袁绍大军回师的反扑?

刘军并未做好与袁绍全面决战的准备。

最主要的是粮草不足,经济上打不下去了。

征曹操靡费巨大,亟需休养生息。

徐晃、卫靓对张燕只能表示精神上的支持。

幸好张燕打得足够聪明,倏忽来去,除了开始打下的二城是偷袭建功外,后面就不再冒险攻城,也不与冀州派来的袁军交战,只是一味袭击袁军薄弱之处。中山、常山、河间皆在其兵锋袭扰之下。

有一次甚至蹿至巨鹿境内。巨鹿南边就是魏国的都城邺城。

袁绍留鲜于银在辽东蜀国攻击公孙度,自率兵回幽州,想杀个回马枪,将徐晃、卫靓一举歼灭。

但徐晃、卫靓进退如风,见攻不下居庸关,已退回至涿鹿。袁绍若攻击徐、卫,要出居庸,渡?水,颇费时日,张燕又在腹心之地肆虐,袁绍反复思忖之下,决定放弃北上,派兵增援上谷太守寇忠,又命寇忠派使者出使鲜卑、乌丸等胡部,卑辞重礼,欲与诸胡联合,剿杀代北刘军。

代郡、上谷等地百姓中,鲜卑、乌丸等游牧民族已占了主流,即使是汉人控制的县城之内,也杂有许多胡人。这还是轲比能率部退走之后的形势。

檀石槐崛起,朝廷讨伐遭遇失败,数十年来,论百姓数量,幽并北部的游牧民族是超过汉人的。

历史上西晋初期,游牧民族势力已经渗透入

关中地区,形成了“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局面。到西晋末年(一百年后),关中及以西地区的游牧民族人口已经远超过当地汉民族的人口,更不用说幽并北部了。

那时游牧民族人口高达数百万之多。后来的“杀胡令”,不说措施对不对,怎么可能打得过、杀得了?

这是历史上五胡有能力乱华的根本原因之一。

刘备攻曹操于太原时,步度根曾督骑兵八万南下救援曹操,为刘备所败,损失惨重。但步度根等人的损失对于草原诸部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轲比能趁机侵吞部落,如今部众已有数十万之多。

别看徐晃、卫靓占据了代郡、上谷不少城池,其实力与轲比能相比,众寡悬殊。

轲比能慑于刘备威势,主动退却,能屈能伸,更令人忌惮。

轲比能先前见了代郡太守甄俨使者,酒肉招待,并不动弹。

他读了袁绍书信,任凭寇忠使者费尽口舌,仍旧不肯派兵南下。

轲比能的算盘很清楚:刘备、袁绍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自己何必现在就着急下场?等到两人在中原打得不可开交、两败俱伤之时,自己才可能南下。那时就是铁蹄踏幽并、秋风扫落叶之势。

袁绍率大军自蓟县南下,进入涿郡,张燕的活动空间被挤压,不得不向西转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