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喜得良将,心中欢喜。
徐晃失去臂膀,心中不乐。
但庞德乃是高升,徐晃也只得收拾心情,露出笑容,恭喜庞德。
庞德留下的骁骑部三分之一为原庞德部曲,三分之二为刘备从他军抽调的士兵。庞德至先登军,是单骑赴任,并未带走一兵一卒。
庞德走后,军师中郎将管未暂时兼任骁骑部主将。
徐晃提名的骁骑部军司马人选很快得到西部军区主帅田豫的批复:“可。”
军司马名唤韦孚,凉州人,公元187年汉阳人王国与氐、羌胡人反,州郡征集勇士平叛,马腾应征,被任命为军从事,统领讨叛军队。州从事庞德、郡吏韦孚等皆入伍,数有战功。
韦孚原为庞德曲将,庞德降刘备,任为骁骑校尉,统一部,辖二曲,韦孚继续担任曲军侯,另一曲军侯为刘备从其他军队调拨。
徐晃、庞德千里奔袭,横行草原,斩杀甚众,突袭雁门,立下殊勋。韦孚勇猛敢战,入了骁骑军主将徐晃、宣教中郎将郑朴的眼中。
庞德高升,徐晃、郑朴一致举荐韦孚。
刘备组建军区后,军队指挥层级变成了“皇帝军政、军谋、军需总部军区节帅军政、军谋、军需三司军将”的三级体系。原则上军一级才有独立作战任务,部一级一般不独立作战,除非是特殊设置的“别部”。
部一级将领任免,由军一级宣教、主将提出人选及理由,报军区审批。
军一级将领任免,则由军区报皇帝审批。
刘备登基后,大赏文武。
徐晃从裨将军提拔为偏将军,卫靓从中郎将提拔为裨将军,两人职司不变,仍任骁骑军、殄寇军主将。
这日,徐晃召集两军军一级将领开会,传达镇西将军田豫命令。
骁骑军这边是偏将军徐晃、军师中郎将管未、宣教中郎将郑朴三人。
殄寇军这边是裨将军卫靓、军师中郎将傅咨、宣教中郎将郭乐三人。其中傅咨是由殄寇军宣教一职位转任。郭乐则是自外部调来。
傅咨一直在殄寇军中,历任都伯、屯将、曲军侯、军司马,升任军宣教。法正被田豫调走后,傅咨转任军师。又升衔为中郎将。
郭乐乃是原“豫州刺史”郭贡之侄,郭贡投降刘备后,郭乐、郭典、郭俊、郭叙等郭氏弟子皆被纳入摧锋、陷阵军中,担任军假司马、军假侯等职位。
刘备率领摧锋、陷阵等军,北入渤海,生擒袁谭西上平陈国,杀刘宠,降吕布,郭乐等作战勇敢,数有战功。郭俊、郭叙战死。
田豫督豫州左右及殄寇三军等,入司隶支援牵招。郭乐调任豫州右军军司马,跟随前往。后因功升任参军,成为豫州右军主将周泰的一大臂助。
刘备组建西线军团后,田豫综合各方面考虑,对西线军团部分人事做出调整,其中一条是调郭乐入殄寇军。刘备批准同意。
徐晃主持会议,他习惯了胡床,帐内备了十几张。此床非后世之床,后世之床此时叫“榻”。
胡床又叫“交杌”,与后世马扎几乎完全相同,双足交叉,可以折叠。
诸将坐在胡床上,不用脱甲,大是方便。
面前是一个低矮几案,几案上摆着雁门及周边形势图。
徐晃道:“田帅之令,诸君已知。如何完成,可有想法?”
刘备军的军衔在贾诩努力下已经有了眉目。
将军共有六级,从上到下依次为四方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亦可简称上将、中将、镇将偏将军、裨将军、中郎将,亦可简称偏将、裨将、郎将。军区级主将一般军衔至少为前三级。
校尉三级,上校尉、中校尉、下校尉。
军侯三级,上军侯、中军侯、下军侯。
士兵三级,上士、中士、下士。
军队编制仍旧则是军区或军团、军、部、曲、屯、队、什、伍。
各级编制的主官一律称为“长”,即军团长、军长、部长、曲长、屯长、队长、什长、伍长。
刘备曾想一步到位,按自己方便的理解来命名,后发现强行扭转大家不好,还是妥协一下吧。
“校尉”很难分开做军衔。校是一种编制,比如“五校”,与“五军”、“五部”、“五曲”有些类似尉则是长官、统领的意思,比如校尉、都尉。
军侯是一曲长官之称,是挪用过来,都是中下级军官,勉强能够被士兵理解。
“士”则可以直接用。诸葛亮曾说“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三国志提到“战士”二字,有二十多处。战士,可战之士。
傅咨率先发言道:“陛下及镇西指令甚明,军中多有通胡语者,可抓紧与鲜卑诸部落接触,赂以财货,使之南下,应当不难。”
管未不像傅咨那么乐观:“诸胡方与我军有太原之战,损失惨重,仇恨不小。恐怕不易诱来。”
管未出身黄巾,原为征虏军一部校尉,因功提拔为骁骑军军师。
骁骑军宣教郑朴另有看法:“诸胡方败于太原,已龟缩回草原深处,恐怕不会轻易南下,且其散乱,不听约束,未必济得上甚事。
还不如我二军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