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历史军事>汉室可兴> 第一百三十三章 谋全局万事俱备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三章 谋全局万事俱备(1 / 2)

关羽又询问众将意见,见皆无良策,便掀髯笑道:“曹操荼毒生灵,人神共愤,刘公千里追凶,代天罚罪。大势在我,夏侯惇撮尔小丑,虽逞狡顽,亦何能为?是长史已为我军打造征集船只近百艘,邹参议已策动数家大姓作为向导和内应,终参议已带人探明汶水和大野泽水文状况,我军可沿汶水西上,长驱而入大野泽,在运城登岸,直捣鄄城,与刘公、张孟卓、陈公台等会师于城下,不亦可乎?至于夏侯惇是否会威胁我军后路,刘公在南下追曹途中,已签发命令秘密拜田国相为偏将军,命统大军三万为我军后继,有田将军牵制,夏侯惇又何能为也?此战必灭曹操!”众将大喜,人人踊跃,争为先锋。

关羽因应举为兖州人,其部下也以兖州人为多,相对熟悉情况,且乡音呦呦,方便沟通,便以应举部为先锋,以朱樟、陈禄、肖建等部为后援,自汶水章县渡口登船,顺流而下,向西而去。汶水起于泰山,自东向西流入大野泽,河面开阔,水势平缓,关羽诸军虽然在船上操练不多,但少有晕船迹象,一路顺利进入大野泽。

得益于关羽调到章县的吴福部佯动蒙蔽,埋伏于范县以东的夏侯惇、朱灵等迟迟不知关羽主力动向,等接到消息时,关羽军已入济水,距离大野泽不到十里,顿时大惊失色。夏侯惇在帐内不停来回踱步,手按刀柄,焦虑不堪,道:“不意关羽如此奸猾,居然暗自搜集船只,其有船在手,濮水、瓠子河皆如坦途平地。张邈吕布作乱于内,再有刘备关羽呼应,鄄城危矣!曹公危矣!文博可有良策?”

朱灵声音冷厉,道:“关羽舍我军而入大野泽,青州后方势必空虚,我军近三万人,入青州无人可挡,不如经茌平、临邑直扑济南,济南至齐国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我军轻装行进,因粮于敌,一路胁裹敌民,可得大军数万人,直逼临甾,谁能相抗?刘备军诸将家眷皆在临甾,闻临甾失陷,势必崩解,鄄城之危必解。”

夏侯惇不能用,道:“济南有田豫,平原有张飞,青州不易攻也,而鄄城危在旦夕,此举非但不能起到围魏救赵之效,反有远水灭近火之弊。我意已决,当速退兵至鄄城,与曹公会师。我军合力,兵至数万,刘吕即便合流,又怎能速灭我军?袁冀州近在咫尺,解我军之危不难。”他心中怀疑朱灵此举包藏祸心,曹操和刘备一个将青州打得破烂一个将兖州四分五裂,最终占便宜的乃是袁绍,届时大军南下,取青兖如拾草芥。

朱灵知夏侯惇心生猜疑,遂闭口不言,暗自叹息:“若曹公在此,必支持我之计策。如今曹公危殆,必须行险一搏,方有胜机,曹公已无退路。而刘玄德进可攻退可守,必不肯落得与曹公两败俱伤,若曹公兑子拼掉刘玄德,将其锁在青州不得动弹,在袁公不能速胜公孙瓒的情况下,曹公复兴兖州、略取豫州、东下徐州,谁堪敌手?惜哉!”

夏侯惇虽不敢东略青州,却不惧与关羽正面交锋。他率兵直插廪丘,范县到廪丘的距离与大野泽西岸到廪丘距离相差无几,若关羽直扑鄄城,夏侯惇肯定可以截住。一路急行,至廪丘后。廪丘安然无恙,并无敌军消息。夏侯惇再次东下,奔到瓠子河边,方知关羽并未在运城登陆,而是从大野泽南下,逆流而入濮水,与刘备东西夹击,取了成阳,顺利会师。

关羽更改作战计划,自然是收到刘备消息和军令的缘故。在刘备于句阳休整的情况下,原定的会师鄄城的行动已不可行,还是集兵一处为上。关羽军自从去年中叶与黄巾、袁绍作战后,一直没有进行过大的战斗,全军上下充满对战斗的饥渴。成阳之战,酣战中,关羽忍耐不住,亲自披挂上阵,率先登上城墙,以一人敌百,无人能挡。待得朱樟等人在关羽掩护下冲上城头,战事再无悬念。城门打开,应举部只能打扫战场,擒杀一些散兵杂鱼。至于陈禄、肖建等部,一个首级功劳都没捞到,唉声叹气不止。

全军闻战则喜,战意高涨,刘备心中欢喜,向刘晔等人笑道:“军心可用,鄄城可下。”

刘备俘获曹军两三千人,又在句阳征兵数千,不但将原所带六军人马补齐,还多出一军人马,牵招、吕虔在定陶之战、句阳之战等战事中将功补过,官复原职,继续统领征虏军和讨逆军,徐盛则出任新设立的奋武军之奋武中郎将。关羽除了扬武军外,又带来陈禄、肖建、杜仲、章进四部屯田兵。如今刘备军达到两万多人。

据往来吕布军的使者通报,吕布在张邈钱粮、陈宫等人名望的支持下,军队数量膨胀更快,不算张邈的陈留郡兵,随吕布在濮阳一带的军队已近四万人,陈宫被吕布拜为军师中郎将,除了为吕布出谋划策外,还直接指挥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吕布麾下大将魏续、成廉、高顺、张辽、薛兰、李封、侯成、宋宪皆被封为校尉,领兵三千人。

刘备紧张等待公孙瓒的答复。若公孙瓒答应攻击袁绍,对自己进行策应,则击败曹操就万无一失了。

这日,幽州方面传来紧急情报。公孙瓒已于数日前杀刘虞,尽有幽州,声势大振。原来当日公孙瓒败入幽州,刘虞为之调解,拒绝袁绍入幽州攻击公孙瓒,为公孙瓒喘息休养争得了时间。按理说公孙瓒应该感激刘虞。然而刘虞既不让袁绍入幽州攻击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