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在北蒙古荒原上的想法,德嫔自然是不知道。
眼下,德嫔正独立在融贵人“失足”跌落的池子边,格外清醒地朝前方看。
贴身宫女墨心上前,劝道:“娘娘,仔细沾染了这里的晦气,咱们回去吧!”
德嫔确实是离开了池子,但她不是回宫,而是去了宝华殿,伴着数不尽的明灯独自面对庄严宝相。
释迦牟尼佛明睿慈悲,一身金装熠熠生辉。
德嫔双手合十,静念静思,试图让佛祖普渡这满身的杂念与怨念。
隆科多比康熙皇帝好吗?当然不是。
自己为什么愿意跟隆科多交好?简而言之,就是想给自己将来要出生的孩子找个依靠。且不论佟佳氏一族有秀女要进宫,就论隆科多跟佟国维之间的父子情分,日后他必定是剑走偏锋、站的对阵营。
那么自己应该如何让隆科多无条件站在孩子背后呢?说白了还是一个“情”字。
情字害人也好,养人也罢,眼下隆科多走了也好,是应当暂时搁浅了。来日方长,何愁没有互惠互利之机?
佛像静默无言,德嫔虔诚跪在蒲团之上。
她有自己的打算,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如果孩子将来前途无量,那么如今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合规矩的事又算什么呢?哪怕是粉身碎骨、飞蛾扑火,也心甘情愿,只要孩子有出息,母亲就不计较历历往事,不惧怕情真情假。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没有什么动静的腹部,略咬了一下嘴唇。
就在那一刹那,她的脑中又止而未止地出现了隆科多的脸庞,从模糊到具象,清晰的令她痛恨自己。
——隆科多,这次去北蒙古,你可要好好活着,平安结所保佑的,可不止是你的平安,也是本宫跟孩子的将来。
——隆科多,本宫对你的心也许只有半分真,但是本宫的眼泪却是千真万确地为你而流,你可晓得“心”与“泪”的可拆分性?心自私泪无私,心可转泪不逆,心可温泪唯咸。
德嫔低头一嘲自己:孩子,孩子……这样的我也在盼着早日为皇上诞下子嗣。
她闭眼,心中莫名忐忑起来,赫舍里皇后难产而死、皇上“承”字辈的皇子多数夭折、公主也不见得命数好。
复抬头,德嫔看着佛像的法眼,无声询问:
都说大佛开眼,开眼明示,明示则信者慧根自生。
信女只愿多得子嗣,延续皇上香火,还请佛祖耳听信女清音明愿,保佑信女来日生产之时,凡事顺遂。
不知信女能够为皇上诞下皇几子?若他是个天选之人,就请佛祖降下灵泽、让信女先一步知晓吧!
就在德嫔许愿叩拜完的那一瞬间,佛像就跟真的是感知到了她的心声一般,有所“回应”。
她只见四滴清露从佛前玉瓶中的杨枝条中落下,触地无声却不散形也不消失,“这莫非是预示着我会诞下四阿哥?”
她才这么想着,又听见一声不短不长、不轻不重的敲钵之音,铛——,回震于耳,存真在心,“莫非佛祖是要告诉我,皇上会给我的孩子取名带个‘真’字?加上偏旁,四阿哥的名字就是:胤禛。”
禛,“纳福吉祥、丰衣足食”之意,好兆头好名字啊!
若是今日所想成真,那信女日后定要诚心拜谢佛祖!
德嫔向大佛虔诚三拜。
*
半晌过后。
德嫔走出殿外,对宫女墨心道:“本宫要在宝华殿祈福奉斋一个月,中秋家宴和别的事情,一概不去。”
墨心提醒:“娘娘,拟册立新皇后的苗头才刚刚出来,您就这般回避,就不怕遭了有心人的碎嘴?”
“本宫没什么好怕的。”德嫔变得异常坚韧,“谁要说什么就让谁说去,佛祖在上,定会事事加持本宫。”
“娘娘,要是求佛真能灵验的话,奴才就求佛祖保佑娘娘:早日诞下一位聪明顶用、气吞山河的小阿哥来。”
“气吞山河?”德嫔重复了一遍。
“是啊!”墨心肯定道,“奴才是娘娘的人,定是毫无保留地为娘娘和娘娘的子嗣着想的。在奴才心里,娘娘的小阿哥定是位天资和抱负都不输给皇太子的大清栋梁之才。”
听到这些话,德嫔精神一振。
她深深相信:佛祖全都听清听全和听懂了,墨心的愿望又何尝不是自己这个想当母妃的人的愿望呢?但求诸愿成就。
*
延禧宫。
玄烨躺在惠妃身侧,毫无睡意。
其实近来玄烨无论是翻了谁的牌子,都是难以清睡至天明。
朝务之中并无要事,军务也无急报要理,连行踪不定的世外高人施道渊也主动上书陈述民情民风,还有那个隔三差五就要折腾出一番“青天为民,大行改革”的举措来的廉吏于成龙,也安分的很……
本应一身轻松才对,为何就是睡不着呢?
“皇上,今年的中秋家宴是苏嬷嬷亲自督办的。”惠妃详细告知,“原本后宫各位姐妹担心的‘皇后之位’该不该设、或是设了以后是否该有谁暂坐的疑虑,苏嬷嬷也拿了主意:只让太皇太后和皇上在主位上左右居中并坐,就不像往年一样设立三席: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