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1.第121章(1 / 4)

且不说南方的战事,补殿试前一晚,容若细看了惠儿所送的鸳墨许久。

曜黑色的鸳墨,纯净如瞳孔,映在清澈的月色底下,别有一番韵味和滋味。

容若懂惠儿的心意,她希望他实现翰林梦。

如此,就能在用武之地里:醉心诗词歌赋、舞文弄墨和挥斥方遒。

细细想来:

从上次错失殿试至今的三年里,自己完成了《渌水亭杂识》的写作,精校版本已经印刻完毕且上呈康熙皇帝。编撰了三分之一的《通志堂经解》,工程浩大,耗资亦多,需要的人力更多,何日能够墨成千秋?还是个未知数。

感情上面,自己与正夫人卢氏表面融洽、内心却仍旧处在磨合期,彼此都心知肚明,愿意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地为成为一对真爱夫妻而奔赴。与侧夫人袖云和好恩爱,日常生活和闲情逸致多有可陪伴和可相谈者。与想纳的侍妾沈宛,还是保持着私下会面、融情共处的关系,却格外快乐和珍惜,谁也未辜负过谁。

——如此就能心无旁骛。

容若这般暗示自己。

这一夜,他是独自一人睡下的。

梦中有佳境,境中得诗意,心旷神怡,他清睡至天明。

*

殿试当日,容若跟其他考生一同来到与试之所。

随着司礼大太监打响五声鞭鸣,銮仪卫齐奏鼓乐之后,考生们便按照领到的号码牌顺序,分单号与双号各座两侧,等待康熙皇帝驾临。

康熙皇帝升座完毕,有总管大太监顾问行代为宣读皇上亲写的寄望之词,内容皆是对人材的期盼与对这届考生的勉励。

随后,有大学士进入殿内,从特设桌案的密封匣子中取出考题,交由康熙皇帝圣阅无误之后,便传到了礼部尚书手中。

礼部尚书双手捧着考题,于众考生之前放在丹陛黄案上,司礼大太监高喊:“各考官、各贡士向大清天子行礼。”

众人照做,礼毕,各自就坐之后,礼部开始散发考题。

容若领到了一份对自己而言没有任何难度的千字文,考题要求考生们写两千字左右的策论。

他对着桌子上的茶饼和笔墨纸砚一笑,在试卷的前半页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籍贯和年龄。

开始之锣鸣响,他像每一位考生一样,在答卷的开头和末尾分别写下“格式之语”——

开头用:“臣对臣闻。”

结尾用:“臣末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

【注1】

胸有成竹,所以下笔有神。

墨水满肚,所以行云流水。

容若发挥的很是顺利,不出意外,自己的才思敏捷程度和作答速度,应是远在其他考生之上。

再看康熙皇帝,手腕间戴着那串十四瓣的金刚菩提子手串,正襟危坐,正视着台下的每一位考生,俨然似一座雕像。

考试结束后,由康熙皇帝亲自施发号令,考生们按照规矩依次走出考场。

容若步履轻快地离场,并不在意康熙皇帝是否在看自己的背影。

此刻,容若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去“花鸟风月楼”找好友张纯修饮乐畅谈,好将那酣畅淋漓的心情挥斥。

待所有的考卷都回收完毕,大学士在康熙皇帝面前道:

“启禀皇上,答卷皆已现场检取无误。过后,按照流程,答卷一律密封装订,先由阅卷官阅读每一份策论,再交给首席读卷官核查名列前茅者的卷宗。”

“期间阅卷官可以参与议论或提出异议。接下来,考官们共同选出得圈多的卷子称为‘金榜佳作’,拟定前十名的卷子上呈御前,由皇上您来定夺最终名次。”

“朕知道了。”康熙皇帝点头,“你等仔细判阅就是。”

说罢,这位天子就在司礼大太监的“皇上起驾——”声中,离开了考场。

*

考完后的几天里,容若自我感觉良好。

跟卢氏一起去郊外赏了春花,看她天真烂漫地手执团扇扑蝶,心因她而动,唇因她而笑。

“尔谖,春光与美人同好,我心中欢喜。”

隔扇纱,眸秋水;坠流苏,指青葱。卢氏楚楚动人。

依旧是,三月天;也堪说,流云匆。自成销魂谁衬?

“我一人而动,公子一人而立,可是在酝酿词歌?”

“是啊。”容若走近她,“我打算为你写词,词由心生,此刻恰好有。”

《行香子·春日》

薄扇风轻,翠叶蝶惊。碧空清,旷野望平。倏忽瞧鉴,点点入睛。但愿月夜,庭阶下,观流萤。

依依相行,执佩为凭。正今年、香袖云鬓。许得一愿,双双比邻。但见路长,近腮香,远岱青。

卢氏看罢容若的新词,双眸微微湿润。

“公子第一次为我写词,我高兴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容若笑道:“那也无妨,你握着笔墨小笺,温着感情,但行前路,一路听我说就好。”

“嗯。”卢氏含笑点头,“我愿意。”

“尔谖,在我没有功名的这段日子里,幸好是有你陪着。你的性子既温婉又玲珑,时而做些令我感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