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道:
“皇上要是把明索两党的头领和将领都看清了,还能用谁啊?只会觉得人人都带着一身毛病,不堪多用和重用。”
“你完美。”玄烨抬头,“朕用你不是正好?”
“皇上要是打着心底里愿意,臣自然是万死不辞。”
只是纳兰心里清楚:碍于明珠的权柄和权重,康熙皇帝是不可能向自己这个侧臣倾斜太多的,一切“重用”之言,无异于是一张无法兑现的银票。
此时,梁九功从外头进来,跪地道:“奴才命大,回来养心殿伺候万岁爷和纳兰公子了!”
玄烨问顾问行:“顾总管,梁九功是你的徒弟,你有何话说?”
顾问行道:“回万岁爷,梁九功看错说错您给嫡长子取的名字,实在是罪该万死!但是看在他已经反省过了的份上,就罚了他的月俸算完吧?”
“好!”玄烨看着跪地之人,“梁九功,朕的嫡长子的名字是朕跟纳兰一并取的,有朕的才略和纳兰的文采,将来必将成为众阿哥中的佼佼者,继承——”
“皇上,”纳兰叫了一声,“臣以为梁公公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不必把话说全。”
——否则,“继承大统”这四个字说出来,不利于后宫安宁,也不利于前朝人心稳定。臣要是不打断,就是没尽责。
梁九功磕头道:“奴才谨记万岁爷的话!谨记万岁爷的嫡长子名叫:承祜。”
“你下去吧!等板子打过的地方都痊愈了,再回来。”
“奴才谢皇上。”梁九功感激涕零地退下了。
*
菩提树下。
玄烨跟纳兰一并坐下,背靠大树主干。
“朕的皇阿玛偏爱董鄂妃,在董鄂妃诞下皇子的时候,竟然欢喜大叫:‘朕的第一子诞生了!’结果董鄂妃的儿子终究是福薄,早早夭折。朕一定不要做皇阿玛那样的皇帝,赫舍里皇后能够怀上嫡长子是朕的福气,朕要拼尽全力保她们母子平安、保承祜顺利成长。”
说着,玄烨又开明地道出一句话来:“朕也会多去惠嫔的延禧宫,让她也早日诞下皇子。”
纳兰问:“臣想问皇上,为什么急着给嫡长子取名?”
“方便叫。也能让大家有个共识:康熙皇帝重视皇后,重视嫡出。”
“太皇太后和皇后娘娘对‘承祜’这个名字,满意吗?”
“很满意。朕原本想改,但是改不动啊……你一字珠矶,朕一字定意,承祜二字,再好不过。”
纳兰半仰着头,看着天际。
“虽然平日里被叫‘纳兰’或者‘容若’多,但臣跟朋友之间通书信,一概署名都是:成德。‘成德’这个名字是阿玛明珠取的,来自《易经》,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注2】”
“这是《易经》里的乾卦呀!乾就是天,天子就是朕,明珠有先见之明,叫你好好辅佐朕。”
玄烨来到纳兰面前,拉下了纳兰仰望的目光,他让他水平注视着自己,道:“纳兰,你的举止和言行,都堪称完美的表率,你在成就自己的德行之名的同时,不可忘记朕和朕对你的期待。”
“阿玛饱读诗书,给我取过一个小名叫冬郎。俗人们只当是我出生在寒冬腊月所以那么叫,皇上可知道我阿玛的用意?”
“你爱李商隐,所以朕为了你也深读和细拆李商隐的诗。其中有这么一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用的是‘雏凤声清’的典故,韩偓小名:韩冬郎。明珠希望你从小就是个像韩冬郎一样的神童,时至今日,你名满天下,早就胜过韩冬郎千万倍了。”
“幸好皇上从未叫过我:冬郎。”纳兰对玄烨抱着些感激,“因为我不喜欢参照物,我就是我,犯不着跟韩偓做比较。”
“朕永远叫你:纳兰。”
“什么时候有机会,皇上也给我一个特权:直呼‘玄烨’这个名字吧?”
“你现在不是已经把朕的名字叫出口了吗?算作是第一次用了特权。”
在君臣的笑声中,纳兰没有想到——
接下来。
自己的名字“成德”,竟然被父亲明珠打破了一向的理解。
自己……的的确确是被明珠的某些话【注3】伤到了。
伤的深,甚至叫袖云去拿了救心药来服……才将苦楚缓解过来。
【注1】
肖像画:是指禹之鼎画的《纳兰君笑颜图》
画中纳兰容若面带微笑,笑容被禹之鼎不经意地捕捉,遂当面成画。容若之所以会笑,背景是:自己把围棋老师凌元焕推荐给吴祚兴做幕僚。这是容若成人之美,所以在辞别凌元焕的时候,难得一笑。之后不过数月,容若就仙去了。
《纳兰君笑颜图》先由凌元焕保管,后归顾贞观所有。
【注2】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把修养、成就道德作为自己行动的目的,每天都体现在行动上。这是对“纳兰成德”的名字的释义,“成德”暗示品行高洁的他,当之无愧是:大清第一陪臣、康熙第一侧臣。
【注3】
明珠对容容说了什么,见第70章《明珠管束儿备考,皇后顺利诞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