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若跟小揆叙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已经是掌灯时分。
“容若哥哥,揆叙原本以为你会跟着那位姐姐去找她的师傅,然后被她拒绝,再找出理由来让她答应你同行。可是,你只留下一块方帕就跟她别过了,为什么呀?”
“在给她的诗中,我写了自己的身体情况进不了密林深处,所以她没必要有我会提出一起去见她的师傅的顾虑。至于那块方帕,是因为上面有我喜欢的玉兰花,所以我要来了。”
“玉兰花?是什么意思?”
“她字御(玉)婵,我姓纳‘兰’,冥冥之中,结了缘而已。”
“揆叙听店掌柜说,‘欢影酒楼’里面有道新菜叫:柚肉烧鸭,很受欢迎。揆叙现在想去尝尝。”
“好。一起去。”
“回家晚了怎么办?”
“有长兄担着,揆叙你什么都不用担心。”
“容若哥哥你一直循规蹈矩,出门的时候还刻意叫揆叙去跟额娘和惠儿姐姐请别,为什么揆叙想晚归的时候,却不拿出大道理来阻止?”
“因为长兄也想去吃那道菜。”
“真的?”
“嗯,真的。”
其实容若想告诉揆叙:
——长兄不想做只笼中鸟。
——逢遇沈宛之后,长兄就好似浑身都有了冲破桎梏的力量一般,想放肆想任性一回。
*
沈宛见到宋应星时,发现师傅正在吃着一盘腊肉和一碗饭。
沈宛坐到饭桌对面,开口叫了一声:“师傅。”
“你怎么有空来?”宋应星放下碗筷,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就是想来探望师傅,每次都是师傅飞鸽传讯叫我来,这次我主动来,师傅不高兴吗?”
“你是我从小教导的徒弟,有什么心思我能不知道吗?”
“师傅觉得御婵能有什么心思?就是想陪师傅吃顿饭、下盘棋。”
“如果你是为了纳兰性德而出现在我面前,就趁早打住!”
“我提纳兰公子做什么?他写他的词,我走我的路,互不相干。”
“你真不是受托于纳兰性德来我这儿的?”宋应星皱眉,“我怎么见你一副男女私会之后的欢喜模样?”
“有吗?”沈宛拍了拍自己的脸颊,“明府在年关门庭若市,明珠的贵公子我高攀不上,他眼里也看不起我这种市井姑娘,我还想他做什么?”
宋应星尚疑:“你没骗我?”
沈宛故意道:“师傅要是不信,御婵现在走好了。”
“留下。”宋应星放下警惕,“自己去橱柜里拿碗筷,跟师傅一起吃饭。”
“好。”沈宛高兴地应了一声。
好不容易等到宋应星离开房间,去侧面的寮房里沐浴,沈宛马上开始着手寻找:九节竹扇骨。
所有可能存放的地方:斗柜、箱子、墙壁暗层、木板床隔层、甚至包括梁上、屋角、基前……沈宛都细致地翻了一遍。
偏偏是连“九节竹扇骨”的影子都没见到。
但是沈宛可以确定的是:
师傅确实是有这副扇骨,我亲眼见过。
之所以找不到,原因有三:师傅刻意藏起;师傅已将此物赠送他人;师傅在不为人知之际毁掉了此物。
纳兰公子你可知道?
人最郁闷的是:难得的机会摆在眼前,却无法得偿所愿。而且,还不能对当事人提起或者询问其中的关键。
沈宛一回头,看见宋应星出现在自己面前,吓了一跳。
“师……师傅。”
“怎么了?”宋应星坐在了一张竹编躺椅上,“慌慌张张。”
“没有。没想到师傅沐浴时间这么短。”
“以前我为躲避多尔衮率领的清军的追杀,养成了做任何事都速战速决的习惯。吃饭和沐浴都不例外,前者从简,后者求速。”宋应星看着沈宛,“而你,那段时间恰好跟师傅分开,在江南歌楼成为了头牌,自然是不晓得师傅的苦楚。”
“御婵哪能不晓得师傅的良苦用心?师傅将御婵送进江南歌楼学艺,也是为了让御婵能够远离中原战乱,好好活下去。”
沈宛坐到宋应星身边,“现在徒儿学有所成,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连鉴别古玩的眼光都培养出来了呢。都是师傅的功劳。”
“你怎么不学题扇?”宋应星问,“明珠好画、容若擅字。”
“师傅,你无端端又提纳兰父子做什么?”
宋应星摇了摇头,“我真搞不懂,为什么满人的对联是白底黑字,周围镶蓝边?你去明府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师傅怎么准我去明府了?”
“不要会错意。”宋应星强调,“叫你去见识明府的满清年俗,不等于叫你去私会纳兰性德。”
“私会一词,御婵听着不觉得羞耻,而是满怀伤感。”沈宛颤了颤睫毛,“贵公子跟歌楼女在一起,就伤风败俗了吗?如果贵公子和歌楼女彼此都珍惜名声呢,也会被世人往‘不要脸’三个字上面去说吗?”
宋应星冷笑数声。
笑罢,他竟然无比认真地对自己的徒儿道:“沈宛,记着:你不是歌楼女而是才女子,不要觉得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