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侧门边灌进的穿堂风吹得张蝉全身发冷,她的着身子不自觉地蜷缩起来,正欲往堂内走,听见背后的脚步声,以为是去关门回来的落雪。
张蝉一抬眸,满眼诧异。
原是刚才顶着火气,转身就走的人此时竟又折了回来。
“你,你不是已经走了。”她心跳凌乱,无法自控。
段明徽没有说话,背着手停在她身前。
张蝉怔怔看着他,声音越来越小,“你怎么,怎么又回来了?”
此刻他脸上的神情看上去和平时的冷淡沉稳似乎有点不太一样,他不开口,表情倒像是在同她赌气。
少顷,他突然握住她的手。
张蝉一惊,反应过来,原是段明徽往她的手里塞来一个白瓷罐。
她不明所以,掂了掂手上的瓷罐,低头一瞧,发现瓷罐的封口处被人包得十分严实,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倒是沉得很。
“盛京风沙大,你从小患有哮喘又刚病愈,下次出门不要穿这么少,进宫的路上也要记得戴面纱。”他沉着脸,扫了一眼她手中的瓷罐,嘱咐道:“里面是蜂蜜,开春以后每日食用一点,可以缓解哮喘发作的症状。”
张蝉懵懵地捧着那个沉甸甸的瓷罐,她也不说话,不知道听没听进去。
段明徽详装生气,故意俯身,伸手在她的额间轻弹一下。
她回过神,摸了摸额头,似有些别扭地说:“我原以为你这一走,再也不理我了呢。”
她的眼睫微颤,湿润的眼眸里清晰映着少年的身影。见这人还傻杵在那里不愿开口,张蝉便走上前,伸手拉住他的衣袖。
被她这么一拉,段明徽脸上闪过片刻诧异,他微微弯腰,顺着她的动作侧眸低头。
二人距离相近,他一俯身,这个姿势挡住了四周昏暗的烛光,也恰好挡住不停吹向她的穿堂风。
“明徽,你下次不要一声不吭就走好不好?”张蝉凑在他的耳畔边低声说完,又抬头望向他。
“当年父亲也是这样,那回为了和太子的婚事,我跟他起了争执,之后两个人很久都没说过话。后来他奉皇命率兵北上,一走近三年,还没等他回来,我就已经没有机会再同他吵架了。”她哽着声说。
段明徽转过头,二人目光相撞。
她的眼底是藏不住的失落,连带眼角也渐渐红了起来,像是委屈,又像想起什么伤心事一样。
堂中烛影摇曳,地上人影成双。
“好蝉儿,不哭了。”见她落泪,他手足无措,只能抬手揩掉她眼角的泪花,安慰道:“我不会再一声不吭就走,你要是再哭下去,我就只能陪你一起哭了......”
段明徽的心都险些被揉碎,指尖上还沾着未干的水渍。
她紧抿双唇,耳畔边是他的柔声劝慰,她手臂一伸,揽住他的腰。
守在侧门边的落雪忍不住偷看里面的场景,不由得被张蝉惊人的举动吓得瞪大双眼。
向来在外人面前规行矩步的张家小姐在这晚竟然逾距抱着那位同她萍水相逢的平王殿下。
段明徽轻叹一声,沉默地看了眼把脸埋在自己胸膛前的人,他伸手理着她似锦缎一般的乌发。
张蝉仰头嗔了他一眼,之后又将头一偏,像小孩子发泄一样,把自己脸上剩下的泪水全部往他心口的衣襟上蹭。
段明徽被她这种孩子气的报复方式逗笑了,等她挣开怀抱时,眼底已经盛满了得逞的笑意。
一时无言也没关系,他们互为知己,心都是一样的。
“我说你们两个孩子见个面,怎的一会哭一会笑,看得叫人摸不着头脑。”
不晓得凌素在这里看多久,此时张蝉的脸已经红透了。
段明徽向凌素颔首,他看了一眼张蝉的窘迫,先开了口:“天色已晚,明日我会让安英将皇上近期的脉案和起居注整理后交给你。进太和殿面圣前,你就先从这些书册上了解皇上的病情。”
张蝉点点头,目送他从侧门离去。
*
当晚接近亥时,侯府书房灯火通明。
凌素行至书房门外的石阶,看见窗上的人影,她摇了摇头,长长叹了一口气。
知道张蝉一进书房大抵是又要熬一夜,她就端了刚做好的夜宵送来。
见张蝉没听见自己进门的动静,偏头看见她置于案上的那堆晒干后的草药。
那些药物是用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每种都长在不同的山间,想要集齐不是件容易的事。偏偏段明徽那小子公务缠身,还能耐着性子从山上寻到,日日着人送来。
张蝉提笔记录着行医的药案,另一只手边堆放着一些她母亲过去留下的医书典籍。
纸上的光影一晃,她抬头才发现凌素端着放有陶盅的托盘,正若有所思地盯着她。
“您还是快放下吧,我是晚辈,哪能让您送东西给我吃。”她放下笔,起身忙接过凌素手中的托盘。
“你这孩子过去就不按时吃饭,看你还是这么瘦,不知道你背着我跑回来的这段时间里有没有按时吃饭。”她严厉地说。
“我当然有,您不在的日子里我都很认真地照顾自己。”她将托盘里的药膳放在另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