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的天似乎是时刻预备着下雪的,屋檐紧挨的地方一应的灰白,云也是灰白的样色,看不真切。
可这样惨淡的颜色底下,消寒会的布置却极尽人间色彩——单从这一回看,却像是凡人终于胜了苍天。
恪静郡主裹紧白狐皮披风,内衬是樱桃色,更衬得女儿娇艳。她和其他几家的姑娘说罢几句话,更相熟的几个又没来。正是百无聊赖,寒暄应对的时候,却见黛玉往这边过来。
“林姐姐。”恪静的年纪推说不算稚幼,但被父母兄长过分宠爱,于是难免的,说话时便带着不管不顾地娇憨。
她听到自己的声音,想到这样的缘由,心尖不由得一痛,连带着语气也低落下去。
可话已经出口,黛玉也循声望过来。
恪静赶忙又收敛这一刻的恍惚,扬起笑脸,又牵着黛玉过来。两个人偎坐,其余人便也知趣地不靠近过来。
恪静一向得意,得意于自己一家是独一份的和睦。
父王不拘小节,母妃温柔贤淑,兄长爱护手足,弟弟聪敏灵秀。
但又一瞬间,一切都在隐约中改变了。
在‘真正的’大哥回来之后。
恪静不会否认林言的优秀——她心知即便自己的小弟长起来,也不一定能够取得如他一般的成就。
而父王......
恪静曾经以为他对大哥归家感观复杂,至少因为世子之位,这处处出挑的长子很显然会令他头疼。可父王却太得意白捡一个状元儿子,他更多地谈起的还是淮安王这个封号过去的光荣。恪静从来不晓得好玩好闹的父王,原来是这样惦记祖辈的勋功,并时常为自己的平庸跌足。
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父亲眼里的光,和二哥眼里的光是不一样的。
恪静不受控制地想到在最开始的时候,在她还以为这是一桩戏谈的时候,二哥脱口而出的那一句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收手’。
这一句话被每一个夜晚一层层冰封。
耳边是温柔的呼唤,恪静的鼻尖不由得一酸。她很喜欢林家的这位姐姐,母妃只嘱咐她多多与黛玉一道,她自己也只情愿做这一件事。
二哥的案子层层叠叠,她不敢问父王,却也知道二哥不会坦诚相告——至于母亲?母亲......
恪静不知道母妃究竟在想什么。
这府里好像只有她的小弟昭昀是天然快乐,恪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常年在学里,又借着过分优秀的大哥白得许多吹捧的缘故。
恪静的心思,黛玉多多少少猜出一些。可她知晓的一些尚不好言说,更何况是不明缘由的王府内事。
因此便只好哄着恪静去瞧花与戏,却一时没有觉察到恪静的眼神仍容留在她今日的耳坠上。
恪静认得这一副,原本应当在母妃那里,想来是母妃不知什么时候赠予林姐姐。她并不觉得嫉妒,却难免有些好奇。
林言并没有在王府住上多久就去了北阆,可即便他在王府的时候,对于血缘手足也并称不上亲近。但恪静留心打听过,在陈家的姐姐那里,她晓得大哥对林姐姐是很顺服的脾气。
她并没有见识过是怎样的‘顺服’,可文人傲性,男子主大。早早当家的大哥却是‘顺服’于在恪静眼中并不‘强悍’的林姐姐这边,实在令她觉得惊奇。
这样想着,一时也不再惦记刚才的失意。借着周围人正乐得赏听热闹戏文,恪静便嘀嘀咕咕跟黛玉探寻起林言的过去。
至于黛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刻意回避了跟佛奴有关的话题。除非旁人说起,否则绝不与人提及。
但这样的回避总不能长久,刻意冰封的东西也容易消融。
一开始是恪静问,黛玉答。可说着说着,却好像是黛玉止不住,整个人浸在回忆里。
即便当年佛奴回原籍考试,遥隔千里,她也没觉得二人竟是这样远离。
越过热闹的戏场,黛玉的目光不自觉往北方望去。
视线作了飞鸟,轻易越过惨淡的天野,直直朝着更洁白的地方飞去。
林言若有所觉,抬起头朝天边望,引来文墨不解的问询。
“我好像听到有人叫我。”
“爷儿,谁在这儿呼喝你的名讳?这个时候......”文墨笑一声,又呼出一团白气。他嘟囔着透够了气,该把窗户关上才好。林言点点头,心里又记挂起远在京城的黛玉。
她过得怎么样呢?在自己的心思被知觉之后,因着来到北阆的差事,却像是一场逃避。
炉火热腾腾熏上来,好像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温柔抚摸着他的脸颊。只撩拨一下,又很快消散。
林言叹一口气,重新蘸了墨,依旧写着自己的信——他晓得这会大雪封路,但他还是要写的,等回到京城的时候全部带回去。
——京城也该下雪了,他原本预想能够在除夕前赶回去,如今看却真跟向涛说的那样机会渺茫。
这一行打的旗号是‘探查民情’,但真到了这会,查探却不能自作主意。
先前林言与秦向涛无意得知城中存粮告急,然不知怎么,城中主官忽然更加小心,连带秦将军都暗地里嘱咐他们少些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