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镇,茶场。
周春光站在灶台边,卖力的炒着青茶。
虽然数年没有接触过这个活儿,但是他从未忘记过去,炒茶技艺丝毫也没有退步。
按照之前的设想,周春光承包了原先属于公社的茶场。
主要是,这个茶场规模不大,效益也挺一般,自负盈亏以后,那就更没有人愿意接手。
但是,周春光并不在意。
他承包这个茶场,完全是情怀作祟,也不指望能赚多少钱,甚至每年能少亏一点就行。茶场由一些老员工帮忙打理,周春光有空就回来,炒茶,品茶,再吃些土鸡和山货,确实挺享受的。
周春明也过来看了看。
实际上,承包茶场问题不大。
以后可以改造为农家乐,还可以搞茶文化基地,让大家都能来领略家乡的传统底蕴。
尤其是,茶场环境很好,有青山,有竹林,有碧水环绕,太适合养生休闲了。
厌倦了做生意,还可以回来放松身心。
在大哥这里,拿了一些新炒好的茶叶以后,周春明又回到东寮村。
周大榜这边,也建好了蝎子养殖基地,如同之前计划的那样,足足五千平方米的范围,采用的是塑料大棚。而且,内部的各种设备,都是全新的,打造得十分专业。
在八零年代末,如此大规模的养蝎场,哪怕在全省都算是罕见的。
所以,过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更主要的是,如今蝎子收购价很高,高到一斤活蝎差不多等于普通人的月收入,这就很令人垂涎。不少个体户都在心动,想加入养蝎合作社。
由于周春明是合伙人,而且又是大老板,肯定要回来看一看。
他投资养蝎场,说实话,主要并不是为了赚钱。
而是想带动父老乡亲们,也一起来致富。
从长远来看,养蝎子有了一定的规模,发财不是难事,蝎子的价格,也在逐年的攀升,确实是一门可以长期经营的好生意。
“春明来了!快请进!”周大榜很激动。
虽然是自家产业,但是周春明太忙了,很少现身。
而且,以周春明如今的身份地位,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他,能来养蝎场走一走,已经很给面子了。
“大榜哥,咱们养蝎场情况如何了?”周春明笑道。
周大榜赶紧凑过来:“托你的福啊,现在收益很不错。咱们从去年秋天,九月份左右大批量买入蝎子,一直育肥养到现在,也就是五月份前后,正在逐批卖掉。”
“为什么呢?这是总结出来的经验。”
“到了七八月份,蝎子进入繁殖季节,人工喂养非常困难,不如提前卖掉赚钱。”
周春明哦了一声:“那就挺不错。”
他又听周大榜介绍了一下。
现在养蝎场里面,基本上都是暖池,也就是加温的池子,保持了一定的温度,让蝎子不用冬眠。
而且,养蝎子其实有一定的门槛。
如果技术不到位,很容易把蝎子养死,那损失就大了,所以有句话又叫做,养蝎十养九不成。
周大榜在这么些年以来,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又向同行请教经验,逐步总结出了很多心得。
从选种购买,到筑池,再到喂养,以及清洁,都有一套宝贵的经验。
至于销路则是不用愁,都交给“新天地”的药材站。
再加上带徒弟收的学费,卖种蝎得的钱,收益着实可观。
“大榜哥,你现在成了‘蝎子王’啊,不错!很不错!”周春明夸赞道。
周大榜哈哈笑道:“不敢当,咱们的养殖公司,马上就成立了。到时候,我争取多建一些标准化养蝎房,带动更多老乡一起赚钞票。”
“就咱们现在这规模,别看只有不到8亩,但是能容纳上百吨的蝎子。”
周春明竖起大拇指。
上百吨的蝎子,可不是小数目,也是能赚大钱的。
至于成立养殖公司的事情,是两人早就商量好的,也是周春明当大股东,周大榜当二老板,争取早日把养蝎场的规模,扩展到50亩以上。
届时,整个新圩乡,至少有几百户跟着一起养蝎子。
如果做成地方产业的话,那就是功德一件。
周春明也确确实实的,想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情,让大家都变得有钱。
所以,他哪怕身家远超百亿,也始终没有忘了养蝎场。
在周大榜家里吃了一顿饭以后,周春明并未滞留,而是又去了最近的一处药材种植基地。
现如今,金银花进入采摘季。
原先的四万多亩药田,种植的巨花一号已经进入第二年,所以产量比较最初几乎翻了一倍,预计全年收获数次,每亩能够产出150公斤干花。
另外那些新承包的药田,由于种植的时间较晚,收获没有那么高,也就跟“莲花山”的状况差不多。
不过,周春明并不是太在意。
本来种植金银花,利润就不是太大,纯粹靠着规模获取效益。
到了明年,也就是1988年,金银花的价位能冲上16块钱每公斤,可以小赚一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