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饭后,大家的精神头儿依旧很足。
孔院长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提议把这一行人的小娃娃们全都聚集在一起,准备教他们识字。
作为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的庄稼汉们,平日里吃饱都困难,哪里还有闲钱能够把自家娃送去念书识字。许多人终其一生也不会书写自己的姓名,想想都是可悲。
有娃的人家听孔院长这么一说,心里自然乐开了花,这可是打着灯笼也寻不来的大好事,立马动手搭了一个简易的讲台,请孔院长站上去。孩子们的脸上也带着笑,不吵也不闹,乖乖地坐好。
一些已经启蒙的孩子也不知不觉围拢过来,饶有兴致地听着。还有一些大人想过去,又有些不好意思,却舍不得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于是悄悄地站在附近,伸长耳朵去听。
宋吉祥细心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了让孔院长不那么辛苦,也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听到孔院长的讲学,她给孔院长配备了一个扩音器。这样一来,孔院长就不用抖着胡须扯着嗓子喊,下面的人也能听得清清楚楚了。
孔院长这人讲课,并不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咬文嚼字,而是换成小孩子都能听懂的语言讲解。原本晦涩难懂的文章被他如故事般讲出来,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听得入迷,就连大人也不再顾及脸面,坐在孩子们的身后静静听了起来。
因为条件有限,下午还要赶路,孔院长也只能讲一些典籍里面的片段。
说到精彩处,常常是所有人都跟着他摇头晃脑地念念有词。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在这白雪覆盖的茫茫天地间,让所有人的心脏不由为之砰砰乱跳,却又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感觉,仿佛眼前开启了另外一个天地。
……
永宁县城外突然来了一队人马,看起来得有上千人。他们旌旗飘扬,声势浩大,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大人物到了呢!
城门依旧是那个城门,却透着几分怪异。以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城门口,现在简直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只有无休无止的冷风呼啸而过。
一个人快步行到马车旁边,弯腰回禀:“大人,永宁县到了。”
有仆人听到里面人的吩咐,立马卷起车帘。
孟丞相紧了紧身上的狐裘,朝外望了望,忍不住连着打了几个喷嚏,掏出锦帕揉了揉发红的鼻子,不悦地道:“为何没有人出来相迎!岂有此理,这是不把朝廷,不把我这个钦差看在眼里,真是一群刁民,刁民……”
那日,他派遣了一支小队先行过来通知,顺便寻找那位叫花不凡的小子,哪知几个小兵回来报信,说前去的校尉被雷劈了。
这是什么理由?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被雷劈了?这些人办不好事,为了推脱责任,竟然编出如此荒唐的理由来骗他,当即他就把那支小队给全部斩了。至于那个校尉定是跑到哪里去野了,等他回来,定要他好看。
“对对对,大人说的对,进城后治他们一个大不敬的罪……”
这个带着一脸谄媚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宋博文。
他当时给三皇子出了那个借刀杀人的主意后,就知道不能继续呆在永宁县,事实也如他所料想的那样,那个被三皇子留下来的县令听说被流民给四分五裂了,想想都可怕。
他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跟着三皇子回了上京,不仅逃过一劫,还得了一个主簿的职位,像他这般不用科举就能得到官职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心中不无得意。
宋博文知道,自己能有现在的一切,都是三皇子给的。所以,他一心想着要讨好三皇子,为他做更多的事情。
这天,三皇子终于把宋博文叫到了府里。宋博文欣喜若狂,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因为他是永宁县的人,所以,三皇子让他随行钦差前往西北,一定要找到那个叫花不凡的小子,不管用什么办法,要把那人绑到上京,他有大用。还有要取得前皇后的心头血,然后斩草除根。
只要这两件事情办好了,三皇子答应他会把他的官职再往上提一提。
这么简单的事情简直就是白捡,他求之不得。
这次,他也算衣锦还乡,他要把那些曾经看不起他,嘲笑过他的人通通踩在脚下。还有……大山村,那些个狗东西,居然敢把他们家给赶出村子,全都该死……不知是不是已经被那帮北夷人给屠杀干净了,内心发出魔鬼般的笑声……
“钦差大人驾到,快快出来相迎……”
上千人的队伍齐声唱和,恐怕就算是个听不见声音的人也会被他们的气势所震慑,可惜……
城门口依旧空空如也,别说是人,哪怕是老鼠也没有一只冒头的。
众人……
孟丞相已经从软轿里走了出来,见到这副场景,气的大吼:“给劳资冲进去,劳资倒要看看这些刁民有几个脑袋……”他是真的被气很了,再也维持不住丞相大人的清高,以前当混混时的口头禅都不自觉的吼了出来。自从他的妹子当上贵妃以来,还没有人敢这样无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