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腊月二**栅栏庙会。
京中百姓热热闹闹的逛庙会,买年货。好不热闹。
逛庙会的人群中,自然少不了林十三一家人。
林家父子今年赚了不少银子。
林十三给王小串买了一整草柱的糖葫芦,给虎儿买了五六双虎头鞋。主打一个挥霍。
林有牛肩扛王小串,林十三肩扛虎儿。可怜碧云,在后面大包小包拎了一大堆东西。
碧云怒道:“你们爷俩站下!我的手断了,以后谁给全家人做饭吃?”
林十三笑道:“哈哈,可辛苦我的贤妻了。你抱着虎儿,我拎东西。”
就在此时,高小旗笑眯眯的出现在了林十三面前。
林十三疑惑:“老高,哦不,高小旗?”
高小旗笑道:“如今咱俩都是小旗。你还是喊我老高吧。恭喜啊,你又发了一注财。”
林十三问:“什么财?”
高小旗将林十三拉到一个僻静处:“我是来替常千户传话的。”
林十三问:“什么话?”
高小旗答:“礼部右侍郎李春芳有个朋友,名叫吴承恩。姓吴的养了只猴当做儿子一般。这只猴丢了。”
林十三敷衍道:“哦?还有这事儿?”
高小旗笑道:“别装了。常千户都告诉我了,猴是你偷的。”
“李部堂托了常千户,派人帮他朋友寻猴。还给了五十两银票当辛苦钱。”
“礼部右堂的面子,常千户不能不给。”
林十三有些头大。黄公公通过常青云托他偷猴;李部堂通过常青云托他寻猴。
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高小旗道:“你不用发愁。李部堂只让寻猴,却没说何时寻回。”
“常千户的意思,先按黄公公所说,把那猴养到正月十五。等正月十六,你领着猴还给吴承恩,就说是你苦心寻回的。”
“这样一来,黄公公的差事办妥了。李部堂的面子也给足了。”
林十三颔首:“啊,是这样。我一定照办。”
高小旗又从袖中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递给林十三:“这是李部堂给的辛苦钱。我可没敢克扣啊。”
林十三接过银票:“这不是银锭子,我也没法撕一半儿给您老。要不我去找个钱庄兑成银子,给您分润?”
林十三这是在故意逗高小旗呢。如今大家同为小旗,林十三何苦再受他的盘剥?
高小旗尴尬一笑:“不必不必。我垂垂老矣,你前程无量。说不准以后我要给你送银子帮忙呢。”
说完他一拱手告辞离去。
高小旗刚走不久,陈矩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我的林老兄啊,我可找到你了。”
林十三问:“陈公公,什么事?”
陈矩答:“黄公公让我来传皇上口谕,把那只猴还给吴承恩。”
林十三一愣:“皇上都亲自过问了?”
陈矩颔首:“你抓紧把那猴送还给吴承恩吧。”
口谕也是圣旨。这道圣旨让林十三喜不自胜。
这是他加入驯象所以来第一次办圣旨交待的差事。且是一件容易至极的差事。
他把猴送还给吴承恩,就说是在哪个胡同里寻到的。既办妥了圣旨交待的差事;又在部院大臣面前卖了好;还让黄公公刮目相看。
这真是拉屎、摘瓜、逮蚂蚱,一举三得。
林十三宛如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
林十三笑道:“成。我这就回家牵猴给吴承恩送去。你赶着回宫交差嘛?”
陈矩道:“黄公公对待下面人一向宽厚。特准了我一天假,让我趁年根儿在宫外好好逛逛。”
林十三盛情邀请:“那你随我一同回家。晌午让你嫂子好好做几个菜,咱们喝几杯。”
陈矩是个饿死鬼脱胎,一听说有酒菜,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早就想尝尝嫂子......的手艺。”
二人与碧云等在庙会上聚齐,准备回家。
途径大栅栏东边的评事摊子时,评事先生正说《当今贤臣传》。林十三等人驻足了一会儿。
评事先生清了清嗓子:“啊哼,今日说的是,当朝兵部老尚书杨博。”
“杨老夏官二十岁中进士,先任盩厔知县,又任长安知县。继而升兵部武库司主事、职方司郎中。”
“他先后为三任兵部尚书翟銮、张瓒、毛伯温所倚重。随翟銮巡边时,更是孤身呵退数百盗匪,保上官平安。”
“嘉靖二十五年,他巡抚甘肃。整军备、铸火器、修水渠、兴屯田,西北肃然。”
“又任兵部左侍郎,出为蓟辽总督。大败鞑酋把都儿、打来孙。”
“入朝,累官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复又出为宣大总督。修守备,造偏厢。宣大安然。”
“再调蓟辽总督,御打来孙南侵。”
“回朝,先任吏部尚书,又任兵部尚书。”
“若说出将入相,国之栋梁。老夏官杨博实乃嘉靖朝第一国士也!”
林十三笑着对陈矩说:“这真是百姓心中一杆秤,秤得出谁是忠臣良将。”
陈矩颔首:“是啊。我如今在司礼监当差。吕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