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柳若这个孩子,生得悄无声息,二太太来看过几次,也不过是略坐一坐就走了。于旭近来事忙,来的次数反不如往日。
就是眼下满月,于府也没有大办的意思。
浮香院里头,浑不似添了新的生命那般喜气洋洋,反倒透着一层灰蒙蒙的气息,若不是还有个喜祥并老妈妈压阵,恐怕下人的心早就散了。
哭是哭得够了,渐渐也就哭不出来了,就因她总是一脸幽怨,郑妈妈也不愿把孩子抱到她跟前来。
私下里,郑妈妈还对喜祥道:“不论她是什么,少爷总是府里的血脉,拿她面前去,一径只知道对着少爷哭哭啼啼的,他小人儿眼睛干净,哪里好总让他看这些。”
喜祥虽心中不忍得,但这话却是正理,交道时不免与原来的姐妹抱怨几句。
那几个听了,免不得要把话透到马氏面前去,马氏听了,自然更是不喜,索性连看都不去看了,只闲时令闾妈妈将孩子抱到自己面前来看看。
和黄家的亲事本已是议得八九不离十,只待官媒上门,马氏虑着,该给于旭透个信,不然他什么也不知道,到时候大喇喇冲撞了黄家,可怎么好。
只要到底是自己跟于旭说,还是让于移海跟于旭说,马氏还没有拿定主意。
谁想到来人来客,迎来送往,又是交道,又是卜吉,总会有信传出去的,也不知机缘撞见了谁,传到了秦柳若耳朵了。
她狠哭几日,竟动了胎气,使得孩子早产,正赶上这个节骨眼,马氏如何高兴,连累得这个孩子,都受了影响。
这样大事,鹤寿院自然知道,只是这时候给孩子作脸,就是伤未进门的黄氏颜面,马氏也不会高兴,锦华院不说偏心话也就罢了,更不会搭理这种事。
黄家经前事一击,大伤元气,马氏遮遮掩掩将秦柳若的事说了,竟也没计较,黄太太甚至还有些急着结亲的意思。
想来也是,黄姑娘嫁进于府,黄家便成了正经的于府亲眷,眼下的危机也就便解除得差不多了。过一段时间,待事情冷一冷,再找亲家说句话,找于首辅拉拔拉拔,不就又起来了。
黄夫人这里正与黄大人说话,口角爽利得很,“碰上这样的事,谁能想得到呢,不是我说,若不是有这样一桩事,就于家旭哥儿这样的人才家世,又如何轮得到颖儿呢?”
黄大人从窗旁回身来坐下,端一杯热茶饮尽:“你说的我也知道,就是想着那家子的情况,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儿。”
“不是滋味儿,”黄太太眉梢一吊,“这才哪跟哪,摆出再好看的架势来,又有何用,谁没有年轻恩爱的时候?黄大人,你这官儿做的,越发虚着了。这些年你抬进府里来的姨娘,又有几多?远的不说,就说最近才近来的那个桃姨娘,成天架在府里招鸡惹狗的,难道没给你女儿气受?”
这些话黄大人哪里招架得住,只得连连苦笑:“瞧你,瞧瞧你,我们在说女儿的事,你这又扯到哪头去了。”
“哪头,”不说还不生气,说起来黄太太反倒怒火中烧起来,“这一阵我是要嫁女儿了,心里高兴,再有府中也才惹了麻烦,也不愿多生是非,过了这一段,要还在我面前三不着两的,看我饶得了哪一个!”
说着不由分说便将黄大人从主院赶出去。
这里又吩咐人去将黄颖儿请来,见她面上有些讪讪,心中生疑:“莫不是你爹与你说了什么?”
“并不是,”黄颖儿连连摇头,“只是母亲与我说了日子,算算太急了些,那边又才...我这心里有点过不去。”
对着女儿,不能像对待黄大人那样了,黄夫人看着眼前初初长成的女儿,心中也有是些感慨,但旋即又打起精神说到:“你敬人一尺,人还你一丈。咱们既然是结亲,又何必要在这个日子上拿捏呢,索性便把人情做到十分。”
“女子在后宅的日子,三分看婆婆,三分看夫婿,三分看夫家,三分看自己。”黄太太牵小女儿坐下,“于二太太你也见过几次了,是个爽利人,于旭与你舅舅便是五军都督府同僚,一进去就是正五品的都尉,听说人也生得眉清目秀,上进知礼。”
听到这里,黄颖儿有些害羞,轻嗔一声:“娘啊。”
“你听娘说,”黄太太拍拍她的手,安抚道,“你舅舅,你知道的,那么钻营上进,大半辈子还没摸到六品的弦呢。家世更没得说了,首辅家的二房,听说又极擅营生,还能差了去?”
“剩下这一分,就看你了。”黄太太说着,扳过女儿肩膀,“若不是有这点子瑕疵,想来这桩亲事,也落不到我们家,那头再怎么样,也就是个姨娘,儿子生在前头又怎么样,说什么也是庶出。只要你过去,孝敬婆母,打理家业,持正立身,这日子,就定能过好。”
实则黄颖儿并未因秦柳若的事多看轻于旭,毕竟她亲爹的事就在眼前,只是她有些不能接受自己还未进门,那头已经先摆着一名庶长子。
如今听了亲娘的话,内心已经有些转过弯来了,轻轻点头:“娘您放心,我知道了,只是女儿还有一句话,您要给女儿厚办亲事,这满府都传遍了,那几个小蹄子怎么说,自然不会搭理。可是眼看着弟弟一天天长成,就要说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