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已经很少吃外面的点心了。
从去年开始,一开始是洛云宜自己做了点心,会给他们送一些。
自己制作的点心,不如外面卖的那般甜,味道却也不错。
也不会吃完一整块就觉得甜的发腻,总想找些茶水喝。
汤圆一开始还会想念外面卖的点心,慢慢地就不再惦记。
后面家里来了何氏,做出的点心更加美味,汤圆都已经快忘记外面的点心是什么味道了。
不过他还是乖乖地扬起嘴角,跟外公道谢。
“乖孩子。”唐父摸摸他的头,看到外孙如此大方得体,想也知道舒宴犹和其它舒家人对他是如何地尽心培养。
唐父心里暗暗叹气,若是唐见喜没有死,他们两家的情分一定会越来越深厚,真是可惜了。
“汤圆,该去奶奶那边了,让你刘奶奶带你过去。”舒宴犹并没有让汤圆一直待在这里。
唐父看不出汤圆的疏离,舒宴犹却是看得一清二楚。
也不能怪汤圆对唐父客套,毕竟汤圆只是个三岁多的小孩,谁对他好,他自然会亲近谁。
唐家那边,汤圆接触多一些的也就唐母一人,别的方面暂且不提,唐母也是真心心疼这个外孙,唐父的心疼,都表现在言语上,没有落到实处,汤圆跟他都没怎么见面,怎么能奢求一个孩子凭空对他有孺慕之情。
“好的,爹,外公,我先去奶奶那儿了。”汤圆这句话可比刚才的寒暄真情实感许多。
他喜欢去奶奶那儿,奶奶很好,弟弟也很好。
看着汤圆离开,舒宴犹才转头对唐父道:“家里来了位师傅,每天都会教孩子们练练拳脚,岳父若是不忙,中午在家用午饭,下午让汤圆陪陪您。”
唐父连连道:“不忙,不能耽搁了孩子进步,不过汤圆年纪这么小,学武会不会太辛苦?”
他像每一个望子成龙又担心孩子太辛苦的家长一样,一边知道这事为汤圆好,一边又舍不得让孩子太辛苦。
“阿山师傅有分寸,不会让他们太累的。”舒宴犹看过阿山教孩子们练习的过程。
汤圆这个年纪,正是打基础的时候,父母不能因为心软就拖孩子后腿。
“那就好,不过还是要让孩子多读书,读书好才是真本事。”
世人皆重文轻武,唐父尤其如此,再厉害的武夫,也只是一介武夫,没有读书人尊贵。
舒宴犹以前也有过类似骄傲的心理。
不过自从阿山开始教孩子们习武,他才慢慢发觉,想习得一身好武艺,或者就是单纯想提高身体素质,其中需要花费的金钱和精力都是巨大的。
习武,需要好的老老师,配套的还有饮食,器械,药材,场地,时间。
现在孩子还小,只是比划几招,未来如果他们真的对这方面感兴趣,需要的花费,比科举需要的金钱更多。
所以除了读书,舒宴犹还需要考虑怎么赚钱,他可不愿意哪天孩子说想学什么东西,自己拿不出钱。
教养孩子,还真不是给口饭吃就行。
这些话舒宴犹会和洛云宜商量,也不会和唐父说。
毕竟观念不同,说再多也是枉然,唐父不能理解。
“岳父放心,我知道轻重。”该让汤圆学的东西,他都会按部就班地让汤圆学习。
两人没有就孩子的事情再讨论,而是进了书房,开始讨论文章。等汤圆从外面回来,三辈人坐在一起吃了顿午饭,饭后汤圆又彩衣娱亲了一番,唐父终于心满意足地归家去。
舒宴犹只笑笑不说话,对于唐父突然地到访,其中肯定有原因,不过唐父没有直接开口问,他就装作不知情。
对于唐父,他心中依旧尊敬,只是不再像以前求学时那样敬重对方。
也不是最近才这样,从他和唐见喜成亲后,他就慢慢发现,为人师表的唐父,和为人长辈的唐父,不能一概而论。
他依旧会把唐父当成长辈尊敬,也会教导孩子们尊敬,却不会让孩子们跟他接触太多。
很快,舒宴犹就知道唐父为什么会突然上门的原因了。
因为刘媒婆又上门了,这次还带来了地主家的管家。
当天舒宴犹白天并没有在家,傍晚回到家,李氏等候在门口,告诉他刘媒婆已经带着人在家中等了大半天。
一般主家不在家中,知情识趣的人都知道改日再上门,偏偏这两位脸皮厚,愣是不走。
李氏想出门请洛云宜过来,也被他们东拉西扯地拦着不让。
刘媒婆觉得这真是一桩好姻缘,舒宴犹这会儿不愿意,是因为他还不知道这桩婚事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等亲事成了,舒宴犹肯定会感谢她。
至于说如果不成功会不会得罪舒宴犹,刘媒婆是没有考虑这种结果的。
李家的管家倒是考虑过,不过李家好几个姑爷,舒宴犹是秀才,他们姑爷也是秀才,就算亲事不成,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若是亲事成了,就更不用害怕了。
舒宴犹坐在上首,目光并不落在两人身上。
垂在桌下的手握紧拳头,看吧,这就是弱小的结局,不去欺负人,别人也会来算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