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东生
1、
这一腔,弄堂里发生的事体特别多,而且统统算得上是重大事体。其中,最最大快人心的事体要算是阿腻头被捉起来了。
只要一讲起阿腻头,大家心里就有余悸,好多人家都碰到过,一不小心,开出门来,门口会有一泡污,脚一跨出门,踏一泡污不算,还会脚底一滑,掼只跟头,臭气熏一身,晦气一天。
还碰到过,不晓得啥辰光,也不晓得为点啥得罪了阿腻头,早上起来,门上头的“自闭灵锁”变成了一块烂铁,门开不出来了,一家门关了禁闭,急得哇哇穷叫,这一天,屋里上班的大人板钉迟到,读书的小囡,上课也要脱班。
还有更加气人的事体,半夜三更里,夫妻两个人正白相得酣畅淋漓的辰光,突然看见一个黑影立了眠床边头,嘻嘻地阴笑着,侬讲吓人不吓人,假使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一吓,说不定就翘了辫子,不出人性命,算是额骨头高到了天花板上去了……
阿腻头的罪过真是罄竹难书,讲到阿腻头就会气得吐得出血来……
阿腻头总算被捉起来了,大家舒了口气,一时间,弄堂里是口口相传,家喻户晓,人人称好。
雨过天晴,尘埃落定,太平盛世来了……总之弄堂里太平了。
不过,侬讲怪不怪?弄堂里的人家就是噱,弄堂里刚刚太平了几天,大家却觉得弄堂里好像缺少了点东西。
缺少点啥呢?
一想,大家想到一道去了,是因为阿腻头被派出所捉起来了,阿腻头被一捉起来,怪事体少了,缺少了怪事体,也就缺少了刺激,缺少刺激的弄堂,只剩下了吃饭,上班,困觉……就像一日三顿酱萝卜头过泡饭,虽然也叫吃饭,就是缺少了一点新鲜的味道……
弄堂里的人欢喜闹猛。而弄堂里老长一段辰光没有闹猛的事体了。于是,大家觉得弄堂里的生活显得有点平淡,显得有点平庸。
幸亏又有一桩大事体填补了空白,又让弄堂里闹猛起来了。
因为汪家好婆要搬场了,要搬到天潼路靠近四川路一带的一个新式里弄房的弄堂里去了。
听说,汪家好婆将要搬过去住的房子,是独门独户,楼上楼下,配备落地钢窗,地面铺的是打蜡地板,有抽水马桶,大浴缸,听说还有水晶吊灯,大门开出去是一只庭院……真是海威到家了。这种高级房子,对于老弄堂里厢的人来讲,不要讲没有住过,就是想进去看一眼也不会有资格的……
还听说,房子是解放前头一个帮洋人做生活的“跑街先生”一家门住过的。后来,“跑街先生”跑到外国去了,留下了房产……听听房子的历史,也让人要咋舌称赞。
还没有完结,又听说,就是这样一幢海威得不得了的房子,以前一直空关着的,为啥一直空关?不晓得,像煞是专门为汪家好婆一家特意而留的,就等着汪家好婆一家门住进去。
下只角弄堂里的人家要搬到上只角去住了,而且还是超级海威的房子,加上还有交关听也没有听见过的传闻,对老弄堂来讲,确实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足以让人惊得下巴也会落脱,对弄堂里讲,应该算得上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体了。
大家交口称赞起宝宝争气,做了处长,有出息。
汪家好婆也因此变样了。
不晓得啥辰光开始,只看见,汪家好婆穿起一件织锦团的旗袍,人是胖了一点,勒得肚皮上的肉鼓鼓囊囊,不过外头套了一件粗绒线棒针开衫,遮了丑,看来汪家好婆会打扮了,路也走得慢悠悠起来,像煞有介事地做出一副贵妇人的腔调了。
前一腔,房子还在收作的辰光,汪家好婆就已经开始不关心弄堂里的事体了,弄堂里随便啥事体,伊就是听过了,也像没有听到一样,十足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腔调,连阿腻头被捉起来这样的大事体,也不曾过问过一句。
后来,干脆老长一段辰光,不看见汪家好婆捏根油条到弄堂里边啃边兜圈子了,听说,汪家好婆为新房子忙得像摘脱了头的苍蝇,团团转。
好不容易碰到一趟汪家好婆,总归有人会问一声:“好婆啊,长远不看见出来走走了。”
汪家好婆边走边讲:“这一腔,忙也忙煞了,我马上还要到新房子去看看,啥地方有空呀。再讲,弄堂里豆腐干一块地方,老早兜厌掉了,还有啥好兜的。”汪家好婆脚步没有停,闲话讲得趾高气扬,还没有讲光,人已经走远了,一副忙也忙不过来的腔调,只留给人家一个背影。
让问闲话的人实在没有落场势,深感自惭形秽。
眼看汪家好婆搬场的辰光要临近了,弄堂里的人眼乌珠愈加齐刷刷盯牢汪家好婆屋里方向,越看越觉得,汪家好婆已经不认得了,一副像上只角人家的腔调,让弄堂里厢不少人有了想巴结巴结汪家好婆的念头了,也有不少人已经眼睛斜转起来看汪家好婆了。
汪家好婆要搬场的新闻,成了弄堂里讲不败的话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