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后宅女子,还会是坐在对面的对手。
“昨日我将整个大庄有名的势力都记了下来,还有他们背后支持的家族,以及那些家族之间的关系。”
江易雅从怀中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江易周接过来一看,惊愕不已。
这详细程度,快赶上世家名录了,拿着这本书去杀世家,可以将整个大庄的世家势力全部铲除掉。
给出册子的江易雅绝对想不到,对面看书看得认真的人,脑子里在想多么可怕的事情。
“其实没几个真有本事问鼎的人,主要还是以太子和三皇子为主,陛下多年来勤于政事,朝堂很是安稳。”
前些年在位的这位皇帝,确实对政事很上心。
建好国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可以完成,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还有不止一代人的努力,这位皇帝显然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大抵是觉得,往前二十年,他已经做得够多了,他是人们口中的圣明天子,大庄的繁华全是他一手缔造,因此他觉得,是时候享受享受了。
却不知人堕落的速度有多快,国家破败的速度就有多快。
江易周骑马观花似得,大致看了一遍那册子上的家族,啪的一声合上,抬头问江易雅,“你觉得咱们大庄,还能撑几年?”
“啊?”江易雅不明白什么意思。
现在的大庄,除了皇帝做事稍微荒唐了一点儿外,似乎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远不到历史上记载的那些走向末路的国家,几乎亡国的地步,甚至没有亡国的前兆。
可一切就是发生的那么迅速。
“这本册子非常管用,多谢。你觉得是谁的势力,渗入到了流民之中,还借着流民的眼睛,监视江家?”
“三皇子,高贵妃的兄长曾任原州石安郡太守,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就是石安郡。”
原著中并没有写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所以江易周也没法开挂,直接锁定幕后之人,她沉吟片刻,又问道:“你说,现在外面的那些流民里,还有没有别的势力的人?”
江易雅不解江易周为何这么问,“两伙势力怎么会混到一起,我觉得外面的流民,应该是真的流民了。”
“你去过石安郡吗?”
江易雅摇头,她怎么可能去过,她连京城都没出去过几次。
“我也没去过,但我以前听来县城买卖粮食的人提过,说石安郡的粮价很低,不少商人都去石安郡买粮,有时候,石安郡会放出大量陈粮,价格非常非常低。”
江易周是刚刚听到石安郡这个名字,才想起来这件事。
记忆藏在大脑深处,并不会经常冒出来,有关联词更利于她想起来。
江固待江易周并不好,让她做粗活,还会时不时饿着她几顿,美名其曰让她长长记性,不让她反抗。
饿得受不住时,江易周会偷偷跑出去,拿着小周氏给的铜板去买吃的。
钱太少,能买到的粮食不够饱腹,为了能活下来,江易周打听了许久,才得知有这么一份便宜又量大管饱的粮食。
石安郡的粮食不会在市面上流通,大多数会直接卖给粮商,粮商只说是自家的陈粮,若不是江易周打听到关键人身上,不可能得知这种消息。
“听一些老人说,二十年前,石安郡有原州粮仓的美誉,那地方十年有八年风调雨顺,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石安郡年年闹灾,朝廷年年赈灾。”
江易周说到这儿,江易雅已经明白了。
十二年前,高贵妃的兄长到石安郡当太守,就是这十二年来,石安郡从粮仓变成了灾区。
“十二年,他们竟然那么早就开始谋划那个位置了,这么多年,他们不知道昧下多少赈灾银两和粮食,现在所谓的天灾,是真的吗?”
江易雅越说脸色越差,如果一切都是假的,三皇子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外头那些流民,会不会全是假的?三皇子只是撤走了一小部分人,剩下的人还在监视江家。
以流民的名义向京城输入大量的人,三皇子这是要逼宫吗!
“停停停,别想那么多,他们还没本事在那位眼皮子底下这样折腾,若真有这份本事,太子之位不早就换了人了?”
江易周翻开手头的册子,在第三页找到了高家,她指着江易雅自己写得东西,让江易雅看。
“你自己写得,高家原本是已经没落的世家,是高贵妃入宫之后,高家才一点点好了起来,如今的高家勉强算是二等世家。”
江易周算了算时间,高贵妃入宫到现在已经足足有二十年了,二十年将一个没落的世家,拉到二流行列,高贵妃是真有本事。
她继续说:“我看这些年,高家兄妹俩的钱和物资,都投给家族了。”
养兵和训练一批手下,这些事情肯定也有在做,大世家谁手里没点儿兵啊?说是护卫家丁,实际上就是兵。
只是想要成规模,二十年不足够。
世家的底蕴是祖祖辈辈传下来,少说百年,二十年就是将国库搬空了,也不可能打造出远超大世家的势力。
这就是为什么江易周到现在都不曾和江盛翻脸的原因,江盛留下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