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都市言情>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88章 飞行器制造 中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章 飞行器制造 中(2 / 3)

面还比较粗糙,这需要王建昆花些时间研究下塑料的成型工艺和试验不同材质。

最后是俞敏的LED制备,目前俞敏的知识储备还不足,对于二极管发光的反应机理还没研究透彻,被王建昆这么直接先给样品,然后让他倒推制备过程的要求还是太难为他了。

所以王建昆让他自己按照想象出来的东西给王建昆提需求,然后再多花一些时间学习半导体制备,半导体发光机理等知识。

目前全世界都卡在蓝光这一关,不是没有制备出来,而是实验室制备出来的要么寿命不能达标,要么制备困难,或者就是前景有限,其亮度上限太低,不能用于正常的光源环境。

所以目前就让他慢慢摸索,不仅仅是蓝光,红光和绿光也有巨大的可提升空间,这期间得到的每提高一点亮度,寿命,成本下降等的工艺和制备方法都可以用来申请专利或者发表论文。

现在年前的那几篇论文已经被半导体和物理杂志接收了,预计还有2个月就可以发表出来,那批申请的专利有6件已经被欧美的专利局接收,进入了专利保护期,只要复审通过,其他企业要使用就要去找设立在香港的星耀研究所谈专利使用授权。

把项目进度都一一了解并指导一番后,王建昆中午也没和他们一起吃饭,而是回了地下基地,运了一些金属元素和汽油去了临时码头。

到了临时码头,王建昆将带来的东西都搬运到快艇上,然后驾驶快艇往泗洲镇慢慢开去。

他准备在这一段河道找个合适的地方建个水上飞机起降点和停放点。

王建昆边开边观察两岸的地形,看是否有人居住或者有宽阔的道路,他要选取一段没有人烟,极少有人会路过的地方,这样进行水上飞机试飞时就不用担心被人发现了。

至于飞上高空后王建昆就不担心了,他的超能力可以让飞机差不多进入光学隐身状态,外皮可以根据环境快速调整,一般是天空蓝和白云混合涂装。

这边也没有什么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所以不用担心有雷达扫描到他的飞机。

开到泗洲镇后又掉头往回开,在太白镇下游5公里处,王建昆选择了一段3公里的笔直江段作为飞机的起降点和停靠点。

这里的河道两边都是陡峭的山壁,王建昆还靠岸借助超能力爬到山顶查看了附近10公里左右的地方,发现都是连绵的小山,附近没有人定居,也没有什么道路通过。

选取好地点后,王建昆先用超能力从山壁处开始引出一道石质长堤,在上面做了一些用于系泊飞机和快艇的石墩。

然后把快艇系泊上去,人也来到长堤上。

接着调动超能力开始制造第一架载人的飞机。

这款飞机是让智子帮忙设计的,王建昆对它提出的要求是操纵简单,只要求能够进行最基本的水面起降,然后空中盘旋,高度能够达到1000米,时速达到500公里左右就可以。

王建昆之前在地下基地里制造了一台跟航母上一模一样的飞行模拟器,在上面进行过十几个小时的模拟飞行。

现在要在真实环境中驾驶真飞机进行飞行,一开始肌肉反应肯定跟不上脑子的,所以飞机的性能指标不用一上来就定那么高。

等他的身体熟悉适应了飞行,肌肉协调能力增强了,再逐步改造这款水上飞机,毕竟他用超能力进行制作不会花多少时间。

这架水上飞机下面是两个浮筒,王建昆最先制造出来,然后是飞机的主框架,主要材质是超硬铝合金,部分受力结构是合金钢。

主体制造完成后,王建昆检查了下尺寸,跟脑海中设计的图纸进行了精细比对,防止有误差,毕竟是要飞上天的东西。

对比完成后发现没有明显的误差,于是开始制造机体内部的发动机,油箱,液压控制系统,电缆线,然后就是座舱,显示仪表等等。

此时的飞机已经从一个骨架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模样了,虽然是最简单的单坐单发活塞发动机的小型飞机,但是各种管路看起来还是非常多非常复杂的。

现在最新的控制系统是电传飞控,应用这种控制系统后管线会大大的简化,不过目前王建昆还不打算应用,因为那套控制程序相对来说非常复杂,需要收集大量的风洞数据和实飞数据,还要结合试飞员千百次的试飞情况才能确定好飞控程序,那个就留待以后有了自由发展的地盘再考虑使用。

骨架和血肉都填充好后,就开始了蒙皮,座舱盖和前端的桨叶制造。

蒙皮就选用了最轻便的软木蒙皮,重量轻,制造快,是以前活塞飞机的首选蒙皮。

前端的螺旋桨桨叶也是木制的,桨叶形状是在地下基地用小型风洞吹过的,能够很好的借用空气的力量。

所有结构都制造完成后,王建昆看了看天空,今天天气晴朗,天空上有少许的几团白云,于是王建昆给飞机涂覆上了天空蓝,这样远远看去很难发现天空中有架飞机在飞行。

这些都搞定后王建昆先给飞机加油,一般来说飞机的油最好是用航空煤油,不过目前这款飞机用的只是一台气冷9缸活塞发动机,起飞功率大概是200千瓦,额定功率是165千瓦,用王建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