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都市言情>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78章 冲绳行 下(求月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章 冲绳行 下(求月票)(2 / 4)

待加速到时速700公里,高度也达到1800米后,王建昆给靶机发送了最后一段控制命令,让其从潜艇右前方往左前方弧线飞行,并让它上升到2000米,发动机全力加速。

然后来到潜艇后甲板,打开瞄准装置,红外导引头很快锁定到靶机,其在夜空的尾喷口的红外特征在瞄准镜里显示得很清晰。

毫不迟疑,待导弹发出滴——的锁定声音后,王建昆按下扳机,导弹点火,快速的从导弹筒飞出。

发射后王建昆就从后甲板回到了雷达屏幕前观察,已经瞄准到红外特征的导弹不再需要制导,会自动追击目标,而且在夜晚目视也看不清楚,因为就算现在是漫天繁星和弯月,想看到导弹和接近2千米高度的靶机也是做不到的。

10秒过后,王建昆看到显示靶机的小点突然变大了一点,然后就快速消失了。

这表示导弹已经成功命中了靶机,最后时刻的靶机时速是870米,飞行高度是2300米,离潜艇是5200多米,这说明导弹的射高和射程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为了多得到一些数据,下半夜王建昆又制造了4架靶机和4枚导弹,然后一一进行了测试。

后面4枚导弹有1枚没有命中,这轮测试得到的导弹命中率是80%。

导弹的性能基本测试出来,可以命中40米——2400米,距离300米-5500米内的飞行器。

因为其本身就是超音速导弹,除了几个大国有限的几款飞机,其他飞机都不能超音速飞行,所以目前来说给小舅设计的这款防空导弹完全够用了。

今后再看时机,如果能买下或者租下小岛,再去那上面制造更多种类,威力更大的导弹。

测试完成后王建昆又把航速提升到了30节,在接近凌晨时再次根据星光测量了下位置,确保在正确的航线上。

太阳升起后,王建昆驾驶潜艇来到通气管深度,照样保持着30节的航速。

到了下午3点左右,王建昆将潜艇上升到潜望镜深度,在潜望镜上制造了一个红外探测器,观察天空是否有巡逻的飞机。

在确认没有飞机在低空飞行之后,他驾驶潜艇上浮,然后根据太阳位置测算纬度,根据陀螺仪的数据计算行驶的距离,按照推算,此时应该距冲绳不远了。

王建昆在确认天空没有飞机后,在甲板上制造了一个无线电探测定位装置,因为之前有收集到美军的无线电通信密码,所以王建昆在制造完成后很快监听并破译到美军在冲绳的发报位置,当然岛上的广播信号也一起探查到了。

根据这两股无线电的指引,王建昆可以很准确的找到正确的航向。

将潜艇下沉,保留无线电接收天线露出海面,然后以10节的航速往冲绳驶去。

直到天黑之后,王建昆在用红外装置探测一番天空后将潜艇再次浮出水面,此时从潜艇舰桥上已经可以看到远处的灯光了,用无线电监听装置确认一番,发现那就是冲绳主岛,美军海军基地就在靠近东海的这边。

在这个方向上美军的警惕性比较低,毕竟海对面的国家目前连个大型驱逐舰都分不到东海区域,只有一些小舰,完全不敢远航,所以基地的值班人员在呼呼大睡,主动声呐没有开启,被动声呐的监听员则在打瞌睡,不然就有可能发现王建昆的潜艇了。

王建昆在制造这款潜艇时只是参照了当时收集到的一些外形数据,至于怎么降噪,只是根据原理制造,没有经过大规模测试,也没有参考的实物,所以在10节航速时分贝还是有93分贝的。

看到远处的灯光,王建昆知道已经进入美军基地中层防御圈了,于是赶紧将航速降低到5节,并且关闭了柴油机,完全由电池驱动。

就这样一点点往前挪动,没有直接对准美军基地,而是往偏北方向。

待水深逐渐降低,王建昆开始用超能力探查海底地形,准备让潜艇坐沉到海底,他则潜水进入美军基地。

因为单人潜水,基地的监听系统就非常难发现了,而且他只需要靠近基地内的舰艇,武器装备,指挥机构120米,就可以把资料全部投射到脑海里。

待水深只有20多米后,王建昆开着潜艇来回巡游,找到了一处海底凹槽,宽度有10多米,两侧是渐渐隆起海底小山,山顶在退潮时离海面可能只有几米,这种有海底暗礁的地形不可能有船只会经过,所以将潜艇停在这就比较安全了。

他驾驶潜艇小心的坐沉到海底,待搅动出来的泥沙沉降好后,王建昆开始准备出艇了。

在潜艇前部王建昆已经预留了出艇的通道,潜水装置也制造好并在长江测试使用过,还有一个小型电动助推器辅助前行。

在前舱里先穿好保暖衣,再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并戴好氧气面罩,一手拿着驱动器,一手按动进水开关,水慢慢把前舱充满,王建昆待内外压力一致后慢慢打开舱门。

出艇后王建昆先适应了一会漆黑的海底环境,幸亏他是有超能力能够观察到四周情况,不然一般人肯定摸不着方向。

把舱门用超能力关上,然后启动助推器,慢慢往上游。

露出海面后,王建昆放下氧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