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瓜书院>都市言情>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18章 队里建造工作收尾及准备去饶州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队里建造工作收尾及准备去饶州(1 / 3)

1981年7月31日,农历7月1日

--------------------------------

第二天一早,王建昆就去藏锯木机零件的地方把零件取了回家。

等吃完早饭,就让爷爷带着去了木材厂。

木材厂也是靠近马路,看来队里也是考虑到以后帮别的生产队处理木头可以方便运输。

棚子已经搭好了,跟窑厂那个差不多,地面也平整压实了。

旁边已经堆着一些木材和待处理的原木,还有几个盛满水的水桶,这是等组装完测试用的。

王建昆看了看环境及准备的材料,发现还可以,就让爷爷安排人把锅驼机的零件从窑厂运过来。

在等待的时候转道去远处的碾米厂看了看,碾米厂的地方就要小点了。

因为碾好米会直接运走,所以到时候就建个房间放锅驼机和碾米机,再建个房间放木材和临时放谷糠。

看完就回到木材厂,只见零件已经运来,王建昆让两个读过高小的青年帮忙。

随着5套机器建好使用,队里现在文化比较高的都分到固定工作了。

后面如果还要再建什么机器,就只能临时培训了。

但考虑到临时培训会出现胜任不了的情况,那么现在就要开始让这些有文化的人带出来徒弟了。

锅驼机组装已经很熟练了,组装完就开始试机,没有出异常情况。

让机器保持慢速运动,王建昆让人帮忙抬锯木机的零件。

锯木机也比较简单,有一个大铁板开了个槽,锯片从那里伸出来一小半,下面是一个传动轴和齿轮系统。

轴的一端连接齿轮,齿轮连接锯片,另一端伸出来用于上皮带与锅驼机相连。

组装完就开始联动试机。

先是关闭蒸汽阀门让蓄力轮停下,接着上皮带与锯木机连接。

然后打开蒸汽阀门,加大火力,锯片开始由慢变快的转动。

王建昆检查了下锯木机的转动情况,发现转速达到要求了,而且锯片在一个平面转动,说明可以用来锯木头了。

王建昆问了下要开多厚的模板,父亲表示先开2厘米厚就行。

王建昆调整了下限位器与锯片的距离,边调整边跟两个青年讲解如何调整。

待调整完,让两个青年合力抬起圆木放到切割台上,一边靠紧限位器,慢慢往前推动木头。

木头遇到锯片,瞬间被切割开,木屑飞速往下面的收集槽喷出。

切开一半,让其中一个青年来另外一边接木头,接住后就往后拉。

推木头的推到工作台边缘就放手,这是防止被锯片割到手。

拉木头的青年待一片木板被切下来后,就让其自由往边上掉,扶住另外一边往回推。

再由那边的青年重复刚才的动作,就这样切割了5次,就把一根圆木处理成了木板。

尺寸都是一样的2厘米厚。

如果同样的工作让人工拉锯开圆木,可能要花1个多小时,但是刚才大概也就5分钟。

所以机器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人要善于利用大自然蕴含的能量和原理。

为了让两人熟练运用,王建昆让两人把用来测试的5根圆木都进行了加工。

有两根按照父亲报的尺寸,处理成8根方条,这次尺寸调整和如何加工王建昆没提醒。

让两个青年自己想,不愧是有念过书,基本的算术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是达标的,没多久就加工出来了。

这边测试完就去碾米机厂组装。

锅驼机组装不再赘述,都是一样的型号,很快就组装完试机。

碾米机也不是很复杂,就是使用的时候要根据需要调整进刀量或者换刀。

里面是带斜纹的轴,两端架在铸造的外壳凹槽里,上面盖上外壳,

上部有个漏斗用来放加工的谷物,有一个装刀的小夹缝,调整刀与轴的距离就可以控制是碾成精米还是碾成一般的白米。

这里说的白米其实不怎么白,还是会带点谷壳和胚芽的,稍微泛黄。

精米就是把壳和胚芽全部去掉的那种米,看起来白很多。

大部分人家还是吃白米的,也有部分人家会加工一点精米用来磨粉或者给小孩吃。

下半部分是支撑架和出谷糠的地方。

组装好照样要试机。

连接上锅驼机后,王建昆指挥一个青年打开阀门,待转速稳定后,让另一个青年把半箩筐稻谷倒入漏斗,把另外一个空箩筐放到出料口下面。

王建昆先自己调整好刀片与轴的距离,先放宽一点,然后让负责倒谷子的青年慢慢打开漏斗下面的开关。

随着漏斗下部开口慢慢变大,越来越多的稻谷进入轴里,转动的力量和斜螺纹将它们往割刀上经过,谷壳就一点点被磨下来。

出料口出来一股黄白相间的东西,那是因为割刀离轴远,大部分谷壳没有磨下来。

王建昆用手抓了一把,有一大半没有磨到,于是他把刀往轴的方向转了转。

再抓一把,出来的就是白米了,说明刀调整到位了。

精米不能一次性加工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