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请体验「未来」!
一小时后,约瑟夫神色轻松地走出了会客厅。
刚才,博蒙已经同意签定「承包协议」,将4万顷教会土地交给农业大臣管理,费用在目前佃农租税的基础上提高6%,不过具体的土地要由农业大臣挑选。
虽说博蒙也不能指挥其他地区的大主教,但只要他认为可行,那麽其他大主教基本上也会接受。
约瑟夫上了马车,迅速赶往凡尔赛宫。
法国的春小麦和春大麦一般在3月份播种,他必须尽快和韦尼奥敲定「承包」教会土地的事,赶在农民播种前让他们改种甜菜。
实际上,约瑟夫还想藉此次「承包」的事情,撬动教会土地的一角。
如果能够继续以承包的形式控制教会的土地,就可以慢慢取消这些地的佃农制度。等实行个十来年之后,也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教会想改也改不回来了。
再之后找藉口削减承包费用,最终达到收回教会土地的目的。
不过,法国教会的手里足有200多万顷土地,想要全部承包下来也必然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但教会的土地,甚至股份丶债券等资产,是必须要逐渐收回的。绝不能让教会成为法国工业革命道路上的绊脚石,如果能和平解决是最好,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宗教改革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这一切等要等法国社会各层面再稳定一些才能开始动手。
……
巴伐利亚。
慕尼黑。
「老伯兰特铁器工坊」里没有传出以往叮叮当当的声响,工坊主瓦尔特·伯兰特站在大门前,脸色阴郁地望着街对面拥挤的人群。
那里正奏响欢快的乐曲,不时地便有彩带从人们头顶飘过,显得非常热闹。
伯兰特知道,那里正在举行慕尼黑首座「法兰西百货商场」的开业庆典活动。
「该死的法国人!呸!」
他恨恨地咒骂着,用力向地上吐了口唾沫。
自从一年前起,街对面便已成为法国商队的集中销售地。几乎每半个月就会有法国商队带着大量法国货,在那里摆摊售卖。
每到那时,慕尼黑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会蜂拥而至,像是不要钱一般将那些商品一扫而空。
伯兰特承认,那些法国货无论是铁器丶酒类丶机械制品丶家具丶化妆品还是纸张等等,尽皆质量上乘,价格便宜,就连卖货的商贩的吆喝都别具一格,非常能刺激人们掏钱的欲望。
然而,自从那些法国商队开始定期出现之后,他的工坊的生意就开始每况愈下。
他这里制造的农具丶厨具丶刀剪丶货架之类的物品,法国商队几乎都有销售,而且法国货所使用的铁的质量要比自己从巴伐利亚炼铁厂买来的要好很多,价格也要便宜一些。
这就导致除了个别急需使用的物件,人们都会选择等法国商队来了再买。
实际上,就连伯兰特自己家里,也已经充满了各种法国货——摆着法国合成板家具,用着法国香皂,喝着法国葡萄酒……
但他的工坊却已经快要经营不下去了。他上周刚遣散了两名学徒,勉强能达到收支平衡。然而,很快又出现了更加严重的情况——街对面的法兰西百货商场建成了。
他之前去维也纳时见过那里的法兰西百货商场,里面是一个个整齐的柜台,每个柜台后面都有两名漂亮的女售货员和一名男性开票员。
柜台的玻璃后面则摆放着各类法国商品,并标明价格。
售货员会用好听的声音向顾客介绍商品。在顾客选定要买的东西之后,还会用精致的纸盒,将其包装起来。
旁边的开票员在收钱之后,会提供售卖凭证。商品在保质期内出了问题,商场还会免费维修。
伯兰特听说就连那些漂亮的包装纸盒,都成了维也纳市民的收藏品。
每到星期日,那座百货商场外面都会排起长队,要很久才能进去。就算那里的商品略贵一些,人们也更愿意在那儿购买。
伯兰特知道,这样的商场已经出现在了自己的街对面。
以后他的工坊将更加无人光顾,他恐怕要面临破产了……
百货商场自然是约瑟夫按照后世的模式照搬过来的。他原本是打算搞超市的,但考虑到这个时代人们的道德水平,最后还是选择了商场模式。反正工人的工钱低,尤其是女售货员,只需男性一半的工钱就能招到人,所以成本倒也没增加多少。
而这种新颖的商业模式原本是在工业革命成熟期,也就是184x年前后才出现的。约瑟夫令其提前了半个世纪出现在人们面前。
比起这个时代常见的单一经营的店铺,以及不起眼的杂货铺,法兰西百货商场首先就是装修漂亮,内部宽敞,就算不买东西,进来闲逛一圈也是非常不错的——这个时代的城市里,除了公园丶酒馆丶咖啡馆之外,平时还真没什麽可以去的地方。
同时,百货商场里的商品也非常齐全,大多是质量上乘的法国货,也有部分其他国家的商品,从奢侈品到日用品一应俱全。而且得益于《莱茵-塞纳河条约》限定的低关税,这些商品的价格非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