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博满口答应,回家之后温习了今日司行知给他讲的课业,还铺开纸张开始练字。
春博娘见状十分开心,第二日在村子里便到处炫耀:“我儿与他爹真是一模一样,现在非常勤奋了,每晚下学那么晚,还要挑灯夜读,还要练字呢。”
从前村里就只有春博这一个读书的孩子,大家对读书人都很是看重,故而对于春博娘夸赞的话语,也非常捧场。哪怕如今好多孩子跟着司行知学习,但在大家的眼中,这与在学堂里上学,也差得远了。
连接好几日,春博娘都高兴极了,还与宋春博几个叔伯说:“春博这么努力,回头指定也考个秀才回来才是!”
春博大伯点点头:“回头我去问问他的夫子,要是真不错,就送他到县城里去上学。”
春博大娘则道:“听说司家那个,从前是个大人物,学问比夫子还好。现在教村里孩子读书,都不收钱呢。”
春博娘不喜欢司家人,上次春博和小安吵架,她没占到便宜,当然不高兴了。要知道有秀才娘子这个名头,村里谁遇着她,不让三分的?
她连忙说:“大嫂这话可没道理,人家从前只是家世好,指不定就是个混玩的呢。听说他都没有科考过,与学堂里的夫子怎么能比?”
春博大娘还想分辩几句,但春博大伯说:“司行知毕竟不是正经的夫子,而且他自己都说了,若是哪家的孩子有天赋,要给送到学堂里去。可见他也就能教人开蒙,别的他不成。”
其实春博大伯这是误会了,司行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若孩子学问好,有心科考送往学堂,如此参考的时候能有人举荐,毕竟没有举荐人,是无法参考的。
学堂的夫子,是现成的举荐人,司行知如今的身份,可当不了这个举荐人。
春博娘拿着他大娘给的两斤白面,一包红糖,那是高兴极了。回去便煮了个红糖鸡蛋,给宋春博补身子。
“春博啊,你这几日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学堂里的课业太重了吗?还有哇,你怎么回来又是背书又是练字的?”
宋春博说:“是……先生布置的。”
“可见你们夫子看重你,是不是?”春博娘看着宋春博桌子上一沓练过的纸,皱皱眉,“就是这个练字,用纸太多了。你都学了这么多年,字写得也好,何必要再浪费这个纸啊?”
宋春博沉默一会儿说:“先生说我性子需要磨一磨,要练字的。若是娘觉得浪费,等放假了,我何叔给我做个沙盘,回头就在沙盘上练字。”
春博娘瞪大眼:“沙盘?你怎么知道那东西的?你去过司家扫盲班了?”
她眼睛一转,立刻就想明白了关窍。就学堂里的那个夫子,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谁都是爱搭不理的。之前让孩子大伯去寻过夫子,想让夫子多关照关照,可那夫子根本没有搭理。
也只有收钱的时候,会给点好脸色。
但儿子虽然有叔伯们的帮扶,家底却不够丰厚,除去束修之外,还要买书本笔墨,花销太大了,哪里能有余钱额外孝敬夫子的?
现在宋春博竟然说先生对他如此上心?恐怕这位先生不是夫子,而是司家那位先生吧。
春博娘当天没有说什么,第二日就冲到司家作坊骂开了:“好你个司行知,我儿子可是要做秀才公的人,你却偏偏要将他往歪了养,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司行知正在教授几个孩子背诗,被春博娘这么打断了,有些不高兴的抬头看过来:“春博娘,我在上课,你休要闹事,打扰孩子们背书。”
“哼,就他们这些孩子,顶多认得几个字,出去不做睁眼瞎罢了,背书背书,能背出什么名堂来?”春博娘一贯的蛮横不讲理,双手叉腰嘟囔着,“这一群孩子将来都是废物,加起来都不如我家春博!”
学堂里的孩子听她这么说,气得脸都鼓起来了。可是他们从小到大的认知,就是读书人最大,最厉害,他们不是读书人,秀才娘子说的肯定是对的。
倒是司行知起身走过来,难得脸色难看,声音也严肃几分:“秀才娘子这话说错,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家春博读书为了科考,将来能在官场上立足。而我的学生们,只为了知世事明事理,为了将来他们走出去,能有自己的一番天地。”
这番话说得学堂里的学生纷纷挺起了胸膛。
但春博娘是个胡搅蛮缠的,根本不理会,冷笑一声:“什么一番天地?这天下只有读书才重要,我男人要不是早早的没了,肯定会继续科考,到时候能去京城里做大官呢!”
司行知与她讲道理:“秀才娘子这么说话就不对了,世上既然存在各行各业,就应该尊重每个人,不管是做什么,只要努力勤奋,就值得大家的尊重,就都是一样的……”
“呸,什么尊重每个人?什么一样的,那就是放屁。你从前是个大老爷,人人都捧着你喜欢你,现在你落魄了,多少人看不起你,你自己感受不到吗?人生就是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我家春博将来要做大官,是人上人。呵呵,你年纪不轻,怎么还这么天真呢?”
“你……你……”
司行知被她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春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