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封国的实权,只能当做食邑。
楼家起初还算强有力,后来赵朔冉冉升起,自从岳父过世之后就变成了楼家依附赵家,现在更加如此。皇后的兄弟都不算备受宠信,只是因皇后金瓯永固而屹立不倒。这对皇后而言自然还不够好,但对赵朔却算得一件好事。
除了宗室,外戚,赵朔一共还分发了几十个列侯和关内侯的爵位,顾寰和齐昭昀都在其中,广义上来说,都算蹭上了一个开国元勋的名号。功劳自然有大有小,但眼下看来人人都欣欣向荣。
这些爵位都有封国,有的大有的小,上至跨州连郡,比如赵渊,下至一乡一亭。
赵渊是赵朔最喜爱的子侄辈,又是真正的宗室,自然没有人会有异议。赵朔多年积威,旨意虽然早就流传的到处都是,但还没有昭告天下,于是更没有人不看眼色表达不服气。
皇后的侄子倒是进宫诉苦过,不过很快皇后就连儿女也不见了,潜心静修,态度已然十分明确。列侯和关内侯差的太多,以外戚封侯自然不如以功封侯,但没能立功怪谁呢?
巫烛的预言不能公之于众,皇后更不可能主动对人提及,眼下春风和畅,然而皇后眼里阴云密布,哪里还顾得上争权夺利?储位一天没有落定,她就一天悬在半空。
皇后心事某个程度上其实也是皇帝的心事,然而眼下赵朔还顾不上这个:他毕竟登基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守四方。
第三十六章 ,寄雁传书谢不能
册封的旨意第二天才陆续分批下,这时候顾寰和赵渊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去北伐。而齐昭昀果然如他自己预料的,得收拾行装住在宫里准备干赵朔之前扔给他的那一大摊子事。
顾寰大概是没有猜到这个,毕竟他以为齐昭昀得和自己一起去北方,还兴致勃勃的准备好了路过燕川郡附近的时候趁空带齐昭昀跑跑马,往他的家乡那里去一趟。
齐昭昀也没跟他说自己的这个猜测。
赵朔恐怕不大愿意让齐昭昀继续碰到军权,这是有各方的考量的。
旨意一下,众人各有职权,各归其位,只有齐昭昀还是大都督的称号,另获封宣平侯,无形之中显出几分特殊。此前赵朔就定下来了,大都督不过是个荣衔,然而此时此刻这就好像前朝的例子,荣衔的实职只看天子是否信重,何况爵位难得。
齐昭昀的功劳大概有二,写下那纸降书算一个,他送上去的书稿也算在诚心实意归降里,第二就是佐上定官制,舆服,说是开国元勋也不算虚言。赵朔对他宠命优渥,固然是有自己的考虑,但他们二人终归合作的不错。
眼下人人都知道接下来齐昭昀要做的大概就是立法令,修史书,做完了仍旧是算得大功。
眼看着要从谋臣儒将变作文官,齐昭昀接受的泰然,倒是顾寰万分不服气,领了旨送走宫里的人,扭头就往齐昭昀这里来堵门了:“怎么你不去?!”
他说不上还是孩子脾气,只是没有料到做好的打算都付诸东流,且齐昭昀还是不能出去透透气。
倘若齐昭昀明说自己不喜欢新都,住的不惯,可能顾寰也就不替他委屈了,偏偏齐昭昀这性子一声不吭,什么都是顾寰看出来的,于是伤怀都格外的真。顾寰嘴角紧绷着,把格外安静随和的齐昭昀堵在门里,一句话问出来之后又莫名委屈起来,紧抿住嘴唇端端正正的看着齐昭昀,等他说点什么。
齐昭昀一歪头,让开一条路示意他进来,同时居然笑了,轻轻松松的道:“也没有人说过我得去。北伐千里奔波,来回好几个月,却未必能拿得下什么功绩,你以为去了有什么好处吗?“
顾寰想让他在意的当然不是这个,他只是觉得这不公平。齐昭昀排兵布阵的才智顾寰是真正见识过的人,他还想见识一次,不过这次他是齐昭昀麾下的将军。但偏偏领兵挂帅的是赵渊,顾寰跟着做个副帅,而齐昭昀恐怕命中注定和宣政殿缘定三生。
凭什么啊?
顾寰越想越难受,往里面走了两步,又转过身来看齐昭昀:“那你想去吗?”
对这样一双眼睛多难顾左右而言他,齐昭昀也静默了一瞬,脸上笑容消失不见,好似什么情绪都没有,和小将军对视着,最后忍不住伸手拉着他坐下了,倒一杯凉茶给他:“将军这是在为我打抱不平?”
军功肯定不是顾寰在意的,他早就不知道策勋几个十二转,威名赫赫,勇冠三军的冠军侯呢。
然而现在勇冠三军的小白狼只是泄愤似的一口喝干茶水,把白瓷盏往桌案上重重一顿,欲言又止:“这又……这又不是什么……”他毕竟不会真把已经成了陛下的赵朔当做父兄一样抱怨,一句话千回百转,最后说:“你又不会飞!”
他不是不懂赵朔的种种顾虑,可却觉得这防微杜渐太伤人心。齐昭昀倘若不愿意归降,有的是办法负隅顽抗,可能顾寰要和他缠斗一辈子,在澜江两岸互相攻伐,最后他不是在瘴气之中找到齐昭昀的骷髅,恐怕就得是成了齐昭昀的战俘。
比起你死我活,自然是当下好一些,至少他们都活的好好的。而齐昭昀既然没有绞尽脑汁的反抗,那赵朔为什么要这样防范他呢?
顾寰道理总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