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23(1 / 2)

的人?他就是被积极影响了吧。梁潮译笑着,点到为止。

有电影专业从业者批评,《山止川行》最后的结局有些落入俗套,若是阿枫自杀,悲剧性会让片子的哲思会更上一个档次。但以电影泰斗说,为什么要苛求一个才大学毕业的人拍出这样的、像70岁看透人生的老头才会拍出的结局?阿枫奔向晨光的小岛,才显示出导演的少年气。

梁潮译回答,导演生活中汲取的东西,就是少年气的来源。

“不用瞎分析啦,他就是喜欢早晨啦!”

制作组最后还幽默地采访了曾经场务——一个拍摄小岛当地的老大爷,截取了这段轻松的话。老大爷好像还打算说什么,嘴巴是微张着就被切断成别人了。像有一个秘密没被讲出来。

这一期在这里结束,游霁手指冰凉,微微发着抖。想起他第一次看电影的完整版,是游暝剪完后和他边做边看。他大言不惭“男主性格有点儿像我”,被游暝沉默地握住脚踝。

外面的雨越下越猛,停不下来的阵势。游霁又想起了什么,点进了游暝的朋友圈。

他的头像是日出,朋友圈背景是日出,仅能看到的两条动态,去年十月的【正在康复】是拍的天刚刚蒙蒙亮,另一条是转发别人评析他战地摄影的推文,

他拍的是战地菜市场的样子。构图极具冲突张力。

前景有奔跑的孩子、有彩色的蔬菜、有交谈的人,暖色调的阳光景色,他们看上去日常又温馨。

但是后景晦暗,因为是一片狰狞的战后废墟,上面还有未干的血迹,一些不堪入目的政治宣言,和一群严阵以待的士兵。

推文里面写,虽然是战地摄影,游暝却没有像其他记者一样选择拍触目惊心的伤亡,没有拍哭泣、怒吼、对峙、绝望,他拍的是希望一隅。

于是世界上迟迟有人意识到,在瓦里坦的首都、战事中心,也还有人在买菜,也还有人在生活。

不然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如果不是文化人总是要抽丝剥茧过度分析地去探究一个优秀作品的“意象”,自诩文盲的游霁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一切有什么相同点。

就像这会儿他像是第一次知道,这幅摄影作品,也叫做《奥拉维港的早晨》。

专题片上一期播完,自动播到下一期,这期更聚焦游暝电影外的个人生活。

当然,不会去揭露游暝的家境和身世的,切入点只是在一些细节身上。比如泛泛而谈他跟随长辈的期许学金融,比如他成绩很优异。

出镜采访的人,不仅有王伯,还有管家邵忠,介绍栏写的都是“游家长辈”,后面采访到了游暝的初中班主任。她讲到,

“游暝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儿,就是他很喜欢记录,文字或者是图画。而且他本子会打乱顺序用,不会从前往后依次翻这样子。他会把计划写到最后一页。我问他为什么不是第一页,是不是放在最后用完本子就还可以直接反省一下,是计划,也是总结。游暝却只反问我,有规定一定要写在第一页吗。当时我就觉得这孩子挺有个性有意思的,和一般的初中男生不一样。”

记者又问到游暝本人:“长大还会有这样的习惯吗。”

游暝:“有的。但记得少了。”

“还会把计划写在本子末尾吗。”

“做得少了,以前会每年跨年写个清单这样。”

“那都会完成吗。”

“会的。”

“相当于游导每年都有做当年计划并且一一完成的好习惯呢。那最后一页是计划,总结写在哪一页呢。”

“无所谓。”专题片里的游暝说,像在和游霁对视,“我不怎么作总结。”

又是轰一声。

游霁肩膀猛地一抖。

是房间的门直接被打开了。

“游先生!请赶快离开!”是宾馆老板,手用力往外挥着,焦急逃命的样子,“快走快走,别收拾行李了!”

游霁这才意识到,自己看专题片看得太入迷,已经到了凌晨。

而外面的雨,大得有些不正常了。

他连忙放下计算机。

却还是顺手捞起了自己的贝斯,漫无目的地想,他生日在二月,比跨年还要晚一个月。心脏和外面轰隆轰隆、像山石滚落的声音一起剧烈弹跳。

第59章 谁要管我

医院,游暝若有所思地看着输液管。

“怎么样,多少度了?”

祁述走过来,他是这里的医生,也是院长的儿子,与游暝有一层遥远的亲缘关系。因为年龄相仿,交往不少,关系甚笃。

游暝刚自己用测温枪测了温,“还好,38度。”

“那不还没降下来。”祁述给他换吊瓶,“我还以为你都好了,结果你还是隔个几年必发次烧啊,在瓦里坦怎么办的?”

“瓦里坦又不是没医院。”游暝说,“而且我没那么频繁。”

小时候他感冒发烧总来得无缘无故,这次倒是有所预料。天气多变,前段时间又累得够呛,绷紧的弦骤然放松免疫力自然有所下降。

不过昨天才烧起来,游暝晚上时感觉到,就轻车熟路地跑来输液了。

但祁述不以为然,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