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在做猫的时候,小年给她吃过好几次小鱼干,方桐决定不与他计较。
“小年侍卫说得没错,”她手肘支在桌上,撑着下巴,出声附和,“从人数上看,芙蓉院的指认显然更加可靠。”
小年怔了怔,看她一眼,他没想到这姑娘身为怀疑对象,竟会主动帮另一方说话。
他朝她露出一个抱歉的笑容:“方姑娘说得没错,不过我是平等地怀疑你们,没有偏颇任何一方的意思。”
他语气郑重,听上去有些耳熟,方桐笑着朝封十二望了眼,果然有什么样的上司就有什么样的下属,别看小年平时浮夸,正经起来还挺像回事。
“殿下以为呢?”她笑吟吟问。
封十二看着她明亮的眼睛,不知想到什么,微微一哂:“不要捣乱。”
方桐:“……”
小年:“……”
方桐面无表情,很想提醒这位尊贵的十二皇子,她现在已经不是猫了,请不要用逗猫的语气和她说话。
小年更是瞧瞧两人,眼神一言难尽,殿下刚才……应当不是同他说话?
他掏掏耳朵,打算当作什么都没听见:“殿下的意思是,芙蓉院的人在撒谎?”
“他们的指认很完美,”封十二慢慢道,“有人记得,有人不记得,每个人只能拼凑一两条线索,符合一个普通人应有的表现,很难找到破绽。”
可正是这样才不对劲。
他低头望了望尸首那张惨白的脸:“可他们提供的线索太准确,几乎不用排除就能得到答案。”
方桐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她旁听了这么久,越听越奇怪,一个人的记忆中有许多杂乱的成分,有人条理清晰,有人主次不分。抓重点是一种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但芙蓉院来的这群人里,无论老鸨还是伙计,龟公还是妓子,他们的表达方式如出一辙,干脆利落,直击重点。
而那老鸨看似提供的线索最多,追究起来对另一人的描述却很模糊,那人的长相毫无特别之处,十个人里面能找出一半相似之人。
在这模糊的描述中,她却提到那人手上绑着匣子,正好让人联想到手弩,于是更加坐实地上这名死者与对方是同伙。
方桐若没见过蒙面人,怕就和小年一样信了。
小年听了封十二的分析,顿时明白过来:“他们还没走远,我把人带回来重审。”
他说完要走,被封十二叫住:“让他们走。”
“为什么?”小年停下脚步,“这伙人既是串通好的,就该抓回来分开审问。”
“你打算抓多少人?”封十二问。
小年愣了下,没明白他的意思。
“如果是你,如何做到让这么多人一起撒谎而不露马脚?”封十二又问了一句。
小年想了想:“收买?胁迫?”
“共犯。”方桐出声。
只有当所有人都是同伙,才可能密切配合到这种地步。
小年怀疑地看看她:“他们这么做,有什么目的?”
“想让我把路上遇到的追杀和这人的身份联系起来,”封十二看看地上的尸首,“他来自洛州。”
“洛州?那不就是北河军的驻地,”小年脱口道,“这人如果是军里来的,那他和隋永道……”
说到这儿,他闭上嘴,将后面的话咽了下去。
封十二笑笑:“我接连遇到山匪袭击,其中不乏身手高强之人,可见有人蓄谋作乱,这人若是同伙,以他的来历,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些刺杀背后有军中的人指使,然后正如你刚才想的那样,我会把矛头指向隋永道。”
前不久他在围场遇袭,从百戏坊查出凶手来历,正和北河军有关,此事虽由封无穷的侍卫统领林天德做了替罪羔羊,但显然和隋永道脱不了干系。
如果这次又遇见洛州来的匪徒,无论是谁都会再次怀疑到隋永道头上。
“我明白了。”小年恍然,“这伙人做下这个局,就是为了让您误会隋永道,借您的手对付他。”
“也不一定全是误会,”方桐提醒,“如果这人心里没鬼,不会偷偷打听你们殿下的消息,更不会在被捉住以后,隐瞒自己的身份。”
封十二道:“我已让人去查他的过所,无论他是谁派来的,和袭击我的人都不是一路。”
他的结论和方桐不谋而合,方桐蓦地生出一点惺惺相惜,对他展开一个笑容。
她很明白,这事能这么快得出结果是因为封十二相信她,否则仅凭她和吏卒两人的证词,实在比不过芙蓉院那么多人的指认。
她对着封十二笑得开心,封十二不太明白她为何如此高兴,不过看她笑得眉眼弯弯,他的嘴角也跟着动了动。
小年体会不到方桐的心情,他只觉得紧张。
“芙蓉院只是一家妓馆,他们明知殿下的身份还敢掺和进来,背后不知有谁指使,”他警觉地朝四周望了眼,“殿下,您在明,敌在暗,临水县怕是不能待了,咱们明早就走。”
“不,”封十二道,“我们若提前离开,等于告诉敌人,我们已经知道他们的计划。”
“可这不是一两个敌人,光一个芙蓉院就有几十号人,”小年瞧了